之所以披上一件儒家的外衣,不過是為了避免遭受儒家的迫害而已。
嗯,除了兵家之外,就連最變法先砍自己的法家都得披上一層幾乎透明的儒家外衣。
現在之所以還用著大儒的稱謂,不過是百家傳人們現在沒時間搭理這個,要不早就把大儒這個層次的學者冠上自家專屬的稱號了。
“泰山書院中聚集了多少大儒這個問題,你覺得問我有用嗎?”楊紀有些無語的問道。
他這些日子一直在忙著其他事情,哪有時間去搭理泰山書院里聚集了多少大儒這種事啊。
“……”陳曦沉默了一下,也覺得自己問了一個寂寞。
人家楊紀這段時間都不在奉高,怎么可能知道泰山書院發生的事情呢。
陳曦扭頭不再看向楊紀,向諸葛亮和司馬懿說道:“如果你們想要了解泰山書院中存在的百家傳承的具體情況的話,可以去找簡雍簡憲和,他是專門負責這些事情的。”
司馬懿和諸葛亮兩人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如果有需要的話,會去簡雍那里要些資料的。
雖然他們兩個對于泰山書院到底聚集了多少個大儒很感興趣,但是接下來他們有的是時間去自己了解。
真正讓他們感到興奮的是泰山書院當中竟然聚集了不少的百家傳承。
他們當初在瞻仰先賢哲思的時候,怎么可能沒有幻想過那個智慧與智慧相互碰撞的時代啊。
被諸子百家齊聚的消息奪走了全部注意力的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
根本沒注意到那些百家傳人到底是因為什么才會選擇冒著被儒家迫害的風險走出了藏身的地方。
或者說,其實他們已經注意到了,只是他們沒將其當回事兒。
司馬懿是個什么情況,咱們不清楚,但是諸葛亮肯定知道一點儒家之外的其余百家的消息,畢竟他未來老婆黃月英所在的家族就跟百家傳承有關系。
說不定這回諸葛亮能在泰山書院里見到自家未婚妻也說不定呢。
“哦,對了,還有一點是你們需要注意的,”陳曦似是想起了什么。
“想要在玄德公麾下的政務廳中混的話,你們的武藝也不能落下,即便你們選擇的道路是文臣。
沒點武藝傍身的話,你都不好意思說是玄德公麾下的文臣。”陳曦搖頭說道。
最近劉備麾下的文臣是越來越卷了,雖然卷的方向是文臣們的武藝。
原本,在劉備麾下的諸多文臣當中,只有楊紀和趙云兩個人顯得極為另類,竟然具備著甚至超越內氣離體級別的戰斗力。
當然,如果僅是楊紀和趙云這兩個另類的話,繁欽郭嘉他們這些純粹的文臣是不會想著提升自己的戰斗力的。
畢竟,他們需要的是內氣帶來的身體素質,而不是內氣帶來的戰斗力。
但是,自從陳曦這個家伙展現出了內氣離體的武道意志以及戰斗力之后。
純粹的文臣只需要內氣帶來的身體素質這條剛形成不久的共識,在劉備麾下算是被打破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