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陳曦等人忙著化身歡愉信徒調笑楊紀的時候,袁紹派出來的使節沮授終于從鄴城趕到奉高了。
經過大半個月的緩慢行軍,袁紹終于將自己麾下的大軍平穩的從界橋撤回鄴城了。
只是,因為袁紹撤軍的時候強行征集了沿途郡縣百姓的口糧。
導致袁紹現在不得派出原本的鄴城守軍去安撫那些被搶了口糧的百姓。
順帶的,袁紹還得要從冀州各地的糧倉中抽調糧草去賑濟那些被他搶了口糧的百姓。
因為郭嘉在搬遷界橋附近郡縣的百姓的時候順帶著將袁紹做了什么的消息傳播到了整個冀州。
結合袁紹在撤軍鄴城時沿途的所作所為,冀州的大部分百姓對于袁紹的統治產生了動搖。
而且,郭嘉在撤退的時候,還在界橋大營中留了一隊白馬義從。
讓這一隊白馬義從將那些不滿于袁紹的統治,想要換一個地方生活的百姓帶到青州來。
如果袁紹再不開倉放糧的話,估計留在界橋的白馬義從這大半個月帶回的冀州百姓就不止五千人了。
冀州境內的百姓和清流名士,以及其他州郡的清流名士也都在盯著袁紹。
如果袁紹要是沒有任何動作的話,那些被劉琰組織起來的清流名士們可不會管你袁紹是不是四世三公老袁家的公子。
迫于各界壓力,袁紹只得從冀州各處的糧倉中抽調糧草,將足夠這個冬天的口糧還給了那些被搶了了口糧的百姓。
至于袁紹到底是迫于漢室那些清流名士的壓力,被迫選擇開倉放糧。
還是因為暴動的百姓已經動搖到了袁紹在冀州的統治,所以袁紹才會選擇開倉放糧的。
袁紹到底是因為什么才選擇開倉放糧的,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那些被袁紹大軍劫掠的百姓在袁紹的賑濟下,終于湊夠了度過這個冬天的口糧。
這就已經足夠了,不枉費劉備特意吩咐郭嘉想個辦法,讓袁紹開倉放糧賑濟百姓。
沮授原本是駐守在渤海郡的,但是為了快速安撫已經產生了想要脫離袁紹統治想法的百姓。
袁紹命令沮授抽調渤海郡糧倉中的糧草,從渤海郡出發,沿著袁紹大軍撤退的路線一路賑濟被搶了口糧的百姓。
而審配他們則是從鄴城出發,一路往界橋方向給沿途百姓分發口糧。
將沿途的百姓安撫好之后,袁紹又命令沮授和荀諶馬不停蹄的趕到奉高參加陳曦的婚禮,順便看一下劉備搞得的靖靈殿大祭是怎么個事。
之所以讓沮授和荀諶一起來,主要是袁紹他們想要摸一下劉備這邊對他們冀州的態度。
畢竟荀爽荀彧荀攸等很多荀家人都在奉高,荀諶過來拜會一下也不是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
當然,如果僅是這樣的話,讓沮授一個人過來就行了,畢竟荀彧荀攸兩叔侄都在劉備麾下,難保他們不會強留荀諶留下來。
雖然頂級的世家不會將自己培養出來的頂級人杰放在同一個諸侯麾下,但是難免劉備會出現什么不該有的想法啊。
從荀彧荀攸這兩叔侄的能力到底有多強,就能知道同為荀家最頂級人物的荀諶到底有多強了。
荀諶雖說游離于袁紹的核心圈之外,在袁紹麾下也一直沒有出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