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袁紹在撤兵界橋之后,楊紀就讓甘寧和太史慈通過青州海軍艦隊逐漸將那十萬步兵送回幽州了。
不過,就在甘寧和太史慈將這個任務完成之后,公孫瓚把劉虞給塞到甘寧的艦隊里了。
說是讓甘寧把劉虞帶到奉高,讓劉備將劉虞送到長安那邊去“享福”。
然后甘寧的船隊就在渤海海域那個幾乎可以算是風平浪靜的內海,遇見了不知道是臺風海嘯還是別的什么詭異事件。
總之,現在劉虞跟甘寧所在的青州海軍艦隊全部失蹤了,也不知道是被吹到哪里去了。
然后不知怎么的,劉虞失蹤這件事情被袁紹那邊知道了。
然后袁紹他們就打著為劉虞報仇的名義,開始在河間國和渤海郡一帶屯兵打算進攻幽州了。
不過,袁紹主力大軍因為在界橋軍心士氣大跌的緣故,現在只能在鄴城休整一段時間再說。
所以,袁紹派出了鞠義以及其麾下的先登死士,統帥原本部署在渤海郡當地的十萬雜兵。
按理來說,此時的袁紹不應該出兵幽州,畢竟失去了劉虞的幽州也就意味著失去可靠的內政后勤。
只要袁紹他們靜靜的等待著公孫瓚內部因為后勤的原因自爆就行了。
因為劉備陳曦他們不可能無限制給公孫瓚提供后勤支援。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公孫瓚就不再是一路獨立的諸侯,而是劉備麾下的一路邊軍了。
額,這樣說的話,好像袁紹更應該在這個時候出兵幽州了啊……
咳,總之,袁紹就是打算先把幽州的公孫瓚打掉,然后再圖謀劉備。
為此,袁紹一邊在幽州北部的胡人部落那里大肆宣揚公孫瓚將劉虞殺害了的消息,讓那些視劉虞為恩人的胡人南下沖擊公孫瓚,為劉虞報仇。
一邊派出沮授和荀諶兩人借著參加陳曦婚禮的名義,前往奉高試探一下劉備對于這件事的態度。
雖然說不論奉高這邊的態度是什么樣的,都不妨礙他們攻打幽州。
但是,劉備麾下的軍事實力太強了,強到就算是袁紹想要動一下都得要考慮一下劉備是否會在這個時候突襲冀州的可能。
所以,荀諶和沮授來到了奉高,看看在哪方面能暫時拖住奉高這邊的腳步,讓冀州方面能趁著劉虞失蹤這段時間拿下幽州。
只是,從鄴城出發,過界橋到平原郡的路上,沮授和荀諶的心就涼了半截。
荀諶和沮授過了界橋之后,是沿著楊紀開辟出來的直道前往平原郡的。
考察劉備治下的經濟建設水平同樣是他們兩個這次出訪奉高的主要目的之一。
他們兩個之所以要經過過界橋這個交織著冀州全軍上下的輝煌與悲哀的地方。
就是想要看一下楊紀這個家伙到底是憑什么,能在短短的半個月之內將超過三十萬的百姓遷到平原郡的。
雖然從斥候的口中已經知道了,楊紀之所以能在半個月之內,將三十萬百姓一個不差的搬遷到平原郡。
是因為楊紀在界橋和平原之間修建了一條超過四百漢里的直道。
但是,袁紹他們還是想要親眼看一下這條直道,到底是不是如同斥候口中的那般神奇。
結果嘛,就是荀諶和沮授兩人站在楊紀修建的直道上愣神了好久。
你特么跟他說,這種級別的直道是楊紀現場用道路兩旁的泥土捏出來的?
你能不能先去漢帝國領土上的其他直道看一看再跟他說,這是特么臨時修建的直道?
誰家臨時修建的道路會在路基上面加上溫養秘術的蝕刻紋路啊,啊?
雖然荀諶和沮授兩人不認識楊紀在直道的路基上蝕刻的紋路是什么。
但是不妨礙他們搞明白楊紀在路基上蝕刻的秘術儀軌是起到什么作用的。
你特么竟然在一條臨時修建的直道上蝕刻了溫養秘術的儀軌。
你想要干什么?
這條直道聯通的可是劉備在青州最大的屯兵點啊。
雖然最近平原郡的大軍有往歷城調動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