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公啊,您要去徐州就去唄,為什么要帶上我啊?”楊紀半死不活的向劉備抱怨道。
楊紀都不知道劉備在發什么瘋,他不過就是在政務廳那邊蹲著,打算過幾天就返回歷城那邊駐守了。
結果,不知道劉備是聽了誰的花言巧語,沖進政務廳把楊紀拖了出來,說是要帶著楊紀一同前往徐州,同行的還有李儒這個殺星。
楊紀原本想著回到歷城之后,就去渤海郡那邊浪幾圈的,現在好了,做好的計劃全部泡湯了。
“我已經簽署了子川關于元直的調令文書了,歷城那邊有元直幫你看著,不會有事的。
再說了,就算有事,相信元直也會處理好的,現在還是讓年輕人好好歷練一下吧。”劉備瞥了一眼楊紀就知道這家伙在想什么,不就是想潤到歷城那邊摸魚嗎。
把徐庶調到歷城之后,楊紀這家伙就可以打著鍛煉徐庶的名頭,把手上的活計全部丟給徐庶處理,然后楊紀就可以在歷城府衙里躺著了。
“玄德公您是不是忘了,元直的年紀跟我差不了多少。”楊紀意有所指的說道。
“我還沒到腦子發昏的年紀,當然記得你們兩個的年紀差不了多少了。
只是,你敢說你在安排工作的時候,沒有把元直和孝直放在一起?”劉備斜眼看向楊紀。
小樣,還想拿年齡說事?不好意思,我們這里不太按年齡說事,一般都是按能力說事。
要真按年齡來說事兒的話,你楊紀和陳曦的位置首先就該讓給李優和賈詡兩個中年大叔。
“更何況,元直也已經覺醒精神天賦了,也是時候讓他自己嘗試著獨立處理事務了。”劉備有些感慨的說道。
當初在潁川見到徐庶時候的記憶依舊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一樣。
沒想到一轉眼都已經過去這么久了,連徐庶這個小混混都已經覺醒精神天賦了啊。
話說,徐庶的資質是不是有問題啊?同齡的法正好歹是從小就受到大儒老爹的教育才能在這個年紀覺醒天賦的。
怎么徐庶從一個混混到一流智者只花費了兩到三年的時間?覺醒天賦就比法正晚了幾個月的時間而已。
算了,不管了,反正這個世界又不是純純的唯物世界,只要徐庶覺得自己可以,那就可以。
“說到這個,孝直那個家伙是不是也該丟到齊國去上任了,總不能任命了齊國相,卻一直不上任吧。”李儒在一旁插嘴道。
陳曦都把齊國相的印綬文書交給法正好幾個月了,法正還是一次都沒去過齊國,這叫什么事兒啊。
“也是,反正最近四方諸侯也搞什么大事,讓孝直去齊國上任也是一件好事,好歹元直也在歷城代掌一方了。”劉備想了想,還是同意了李儒的建議。
最近法正也算是徹底從郭嘉李儒賈詡這些人手下出師了,也是時候放出去獨掌一方鍛煉鍛煉了。
劉備直接在馬上掏出了紙筆,寫了一封給陳曦的信,讓他把法正丟到齊國去上任。
“話說,文儒啊,你為什么也跟玄德公出來了?”趁著劉備在寫信,楊紀看向了李儒。
“你不是應該在教育那三個新來的年輕人嗎,難道你還指望陳子川教育?”楊紀順帶著嘲諷了一波陳曦那個只會填鴨式教育的家伙。
畢竟諸葛亮和司馬懿就是因為有些受不了陳曦的教育方式才跑到李儒的教室里學習的。
“子川的那種教育方式還是挺適合天才少年的,只要能撐下來就行。”李儒淡淡的說了一句。
雖然他也覺得陳曦的教育方式挺離譜的,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對于天才少年來說,也許陳曦的教育方式才是最正確的。
對于天才少年而言,只需要丟給他一本教材,過段時間少年就能還給伱一本寫滿了注解與思考的參考書。
“而且,這趟徐州之行不會花費太長時間,到我們返回奉高的時候估計他們剛好啃完了我給他們留下的書籍。”
李儒閉口不談自己給諸葛亮和司馬懿以及龐統留下了什么樣的書籍與作業,畢竟那是他找陳曦專門打造出來的書單與作業,保準會讓這幾個天才少年的天賦得到最大的開發。
楊紀狐疑的看了一眼李儒,他懷疑李儒這是話里有話。
可惜他沒去了解過李儒是如何教導諸葛亮司馬懿和龐統的,要不然他肯定能明白李儒的話里蘊含著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