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和劉備再說了些話之后,就命人去把徐州印綬取來。
不一會兒,就看見趙昱雙手捧著徐州州牧大印從后堂走了出來。
而跟在趙昱身后的正是被劉備用孫乾的書信親自請出來的鄭玄,以及護衛左右的陳到。
鄭玄本來是不打算出山的,只是劉備開啟民智的行為很合鄭玄的心思,所以在劉備拿著孫乾的書信找到鄭玄的時候,他也就順勢答應了給這件事做一個見證,順便去泰山書院看一下。
席間的諸多世家家主看到跟在趙昱身后的鄭玄,都是有些驚愕,沒想到劉備竟然把這位都給請出來了。
有了鄭玄這位大儒的見證,眼前這出讓徐州的大戲已經沒有任何波瀾了,在場的諸多世家主事人怎么可能不知道鄭玄見證的含金量啊。
陶謙在見到鄭玄的時候也是一愣,有些驚愕的看向了劉備,他也沒想到劉備竟然會把鄭玄給請出來做為見證者。
或者說,陶謙沒想到劉備竟然能說服鄭玄作為見證者,這位可是連他自己都沒辦法請出山啊。
陶謙面上浮現了一縷笑意,“沒想到康成公居然親身至此,可否為和玄德做一個見證。
也省的以后有人閑話此事。”說這話的時候,陶謙掃視了一下在場的諸多世家家主。
鄭玄也是看見了陶謙的作為,不過他根本不在意這些事情,他本就是為了這件事而來的。
“陶使君客氣,我本就是為此事而來,為天下萬民開智,同樣也是我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鄭玄認真的說道。
“康成公見笑,我劉玄德自然也想見識一下那樣的天下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先圣前赴后繼為之努力而至今不見希望的宏偉事業,今天我劉玄德既然能看到一線希望,又有什么理由不為之全力以赴呢?”劉備朗笑對鄭玄一禮。
鄭玄深深的看了一眼劉備,雖然之前就已經跟劉備聊過了,但是劉備能在這么多人的眼前說出這句話,還是會讓鄭玄感到一絲動容。
看著劉備的那寬厚的面相,鄭玄哈哈一笑,“聽聞玄德公有一書院,至今仍無院長,可否讓老朽自薦?”
聽見鄭玄直接在眾人眼前向他推薦自己為泰山書院的院長,劉備的嘴角也是扯了扯,鄭玄這老人家之前怎么不提,非得要在這種情景下提出這個事啊?
劉備無奈的說道:“康成公說笑了,泰山書院雖然掛在我名下,我也能決定一些院中的事情。
但是,院長這個位置真的不是我能決定的啊,盧師他們直到現在還在為這個院長爭辯不休呢。”
劉備苦笑,其余事情他倒是能決定,畢竟泰山書院是他讓陳曦建立的,起碼明面上是這樣。
但是,泰山書院的院長這種事情,還真不是他一個晚輩能決定的,這事兒只能由泰山書院中的那些大儒和百家余脈自己決定。
尤其是現在泰山書院在簡雍的牽頭之下開啟了字源和大字典的研究之后,對于院長之位的爭奪就更加激烈了。
劉備和陳曦他們只需要給泰山書院提供各種資源就行了,而盧植等一眾大儒和百家余脈需要考慮的東西就多了。
“這樣啊……行吧,到時候我去看看他們是怎么個事兒。”鄭玄笑著說道。
“相信盧師他們聽到康成公您要前往泰山書院的消息之后,肯定會很高興的。”劉備也是笑著說道。
何止是高興啊,估計都快要高興壞了,畢竟又多了一個戰友(其實是競爭者)。
“哼,希望如此吧。”對于劉備的說法,鄭玄不可置否。
跟劉備說完話之后,鄭玄看向了陶謙,現在到陶謙表演了。
陶謙點了點頭,輕輕的撫摸著放在旁邊的徐州州牧印綬,對劉備說道:“玄德公,我希望你能接過這枚代表著徐州大權的印綬。”
“陶公……”劉備看著陶謙,雖然知道陶謙把他叫來徐州就是為了這件事。
看著才剛過六十歲的陶謙,劉備輕嘆一聲,不自覺的搖了搖頭。
可惜了,在徹底穩固住徐州的政權之前,他沒辦法告訴陶謙他有辦法讓他再活幾年。
就像是皇甫嵩蔡邕這些人一樣六十多歲了,不也一樣活的好好的嗎。
而且這些個耆歲老人還天天在泰山書院里跟一群人干架,簡直是活潑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