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三月,也就是公元一九三年陰歷三月,劉備離開了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徐州,踏上了返回奉高的路途。
劉備在離開徐州之前,任命陳登為廣陵太守,趙昱接任下邳太守。
同時命李優兼領徐州諸事,而陳登和趙昱為輔,而其他的事情暫時并沒有再做安排。
畢竟總得要等到自己人到位之后才好動刀子啊,要不然那些徐州世家反撲起來又要浪費好一陣子的發展時間了,得不償失。
而徐州世家看見劉備果然沒有再動手之后,心中的憂慮頓時就放下了不少,看來劉備想要接管治理徐州的話,還是少不了他們徐州本地的世家啊。
等到劉備帶著陶謙離開徐州,返回奉高治病之后,徐州又將是他們世家的天下了。
至于劉備任命的代管徐州的李優?不過是一個毫無戰績的無名之人罷了,若不是有著一個鎮東將軍長史的名頭,誰會在意這樣一個無名之人啊。
劉備跟奉高的陳曦賈詡等人聯系之后,把趙云從兗州調到了徐州統管徐州軍事,陳到作為副將輔佐趙云重組整編統帥徐州丹陽精銳。
而其余徐州軍團的整編工作則是交由陳登負責,然后交由趙云統帥。
不過,趙云似乎并不怎么精通步兵的訓練,所以還是得要從泰山軍中調幾個會練兵的將校過來幫忙。
好歹楊紀和于禁搞了那么久的步兵操練典章,雖然練不出精銳天賦,但是熟悉步兵操典的正規軍還是能訓練出來的。
不過,這不整軍不知道一整軍嚇一跳啊,好幾年沒打過仗的除丹陽精兵之外的徐州軍真是費拉不堪的存在啊。
楊紀在清點除陶謙麾下的那三萬丹陽精銳之外的徐州軍的時候,發現這些徐州軍團基本上存在吃空餉的情況。
發現這個情況的時候,楊紀都要笑了啊,其他地方的將軍不是在想辦法擴編自己麾下的部隊,就是在超編的路上。
結果徐州這邊的坑貨倒好,不是在吃空餉的路上就是在吃空餉的路上,五千人的軍團說不定連三千人都沒有。
陶謙麾下最精銳的三萬丹陽精銳都差點被曹豹吃了空餉,其他部隊那就更不要說了。
無奈之下,楊紀只能先將一個框架搭建起來,從泰山那邊抽調的軍官士卒過來之后再由趙云重組整編了。
而陳登需要負責的就是將這些吃空餉的軍團全部處理一遍,不合格的徐州軍團將校士卒全部剔除出去,然后重新招募訓練。
而陳登很是樂意接下這個任務,畢竟后續工作中能接觸到泰山軍中的軍頭之一的趙云。
雖然陳登在楊紀清點徐州軍的時候也能接觸到楊紀,但是陳登實在是應付不來楊紀啊。
所以,陳登還是結交一下其他泰山將校吧,起碼陳到的脾氣還是不錯的。
當然,這是因為后續還會有其他泰山將校過來的前提下,陳登才會避著楊紀。
要不然,即便是楊紀再不好應付,陳登也會硬著頭皮上去結交楊紀這個泰山軍方最大的軍頭的。
為了徐州陳家的利益,陳登是一定要把這次整編徐州軍的工作做好的,即便是跟其余的徐州世家起沖突。
這就是陳曦李優賈詡他們布下的一個陽謀,但卻是陳登心甘情愿踏入的局。
——
“那個,玄德啊,要不你去跟子余說一聲,讓他不要再拿那種眼神看我了,我年紀大了,真沒多少精力去管丹陽精兵之外的徐州軍了啊。”
陶謙頂著楊紀的眼神向劉備說道,他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家又要跟徐州的世家周旋,又要保證自己麾下的三萬丹陽精銳的補給,真的沒有太多精力去管其余的徐州軍團了啊。
“陶公,現在外面是個什么世道您也知道,在這個強則強、弱則亡的時代,可不會管你的年紀有多大。”楊紀看著陶謙說道。
“這個……”陶謙訕笑著不知道該說些什么,畢竟徐州軍團的空餉問題確實是他任上形成的。
“子余,行了,別在那為難陶公了,這種事情只能說是徐州承平已久帶來的苦惱而已。”劉備制止了楊紀和陶謙之間的對話。
雖然在亂世的時候,還有人不想著擴編手下的部隊規模,反而是想通過縮小軍團規模來吃空餉,確實是有些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