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甘寧搖了搖頭,“水軍可不像陸軍那么好練,也不像陸軍那般容易擴編。
孫伯符麾下的江夏水軍還是收編了之前的荊州水軍才組建出來的。
要不然就憑他和周公瑾的那點家底,就算是得到了袁公路的基業,也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組建一支合格的水軍部隊。”甘寧將自己知道的東西給法正說了一遍。
“也就是說,壽春城中除了步兵之外,就沒有水軍了是吧?”法正雙眼發亮的說道。
甘寧愣了一下,隨后說道:“按理來說確實是這樣,只是壽春城中的步兵可都是豫州軍的老兵啊,就憑我手下的水兵還真不一定能打得過。”
根據他們得到的情報顯示,孫策和周瑜領兵去攻打廬江的時候,攜帶的兵力大都是重新招募的輔兵,真正的精銳大概也就兩萬左右。
也就是說,孫策和周瑜去攻打江東并沒有把豫州軍的主力帶走,其主力依舊在壽春。
“我們前往壽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法正反問甘寧。
不等甘寧回答,法正接著就說道:“我們是去圍魏救趙的,并非是要攻下壽春城。
所以,我們只需要在壽春城中制造混亂,讓廬江的孫伯符和周公瑾誤以為我們是去攻打壽春的就行了。”
“可是,萬一周公瑾識破了這個計謀怎么辦,作為孫伯符左右手的他不可能不清楚壽春城中存在的豫州軍。”甘寧反駁了一下法正的意見。
法正沒在意甘寧的反駁,只是繼續說道:“要不然你以為他們兩個出兵廬江攜帶的為什么會是新招募的輔兵?
他們此次出兵所攜帶的兩萬精兵已經是他們所能掌控的所有豫州軍了,剩下的基本上就是豫州世家所掌控的了。”
對于豫州世家而言,孫策和周瑜始終是外來戶,就算是承接了袁術的基業,但是只要孫策和周瑜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壓制力,那么豫州的世家就不會徹底臣服于孫策和周瑜。
豫州的世家會聽從袁術的指令,豫州軍的士卒將領也會聽從袁術的命令。
但是,你孫策和周瑜是誰啊?袁術的義子?可是袁術的嫡子還沒死呢,什么時候輪得到你們兩個來繼承袁術的基業了?
除非孫策和周瑜展現出足夠的統治力,否則豫州軍永遠只是表面折服,私底下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
“孫伯符的嫡系部隊除了江夏水軍之外,就是他們此次攜帶的步兵了。
壽春城的豫州軍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算入他們的實力范圍之內。”法正搖頭說道。
“周公瑾這次將自己的嫡系部隊調出去打仗,為的就是在戰爭中打造出一支強軍,好反吞壽春城中的豫州軍。”
法正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但是從人心的角度上思考,周瑜有很大的可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袁術麾下的世家雖然在表面上折服于周瑜的智慧和孫策表現出來的武力。
但是,世家要真的這么容易就臣服了,世家也就不是世家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