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之前被周瑜算計了一道,但是這并不能否認法正同樣也是當世頂級謀臣當中的一員。
雖然法正現如今相比較于其他人顯得有些稚嫩,經驗也比較少。
但是經過陳曦郭嘉賈詡李優等一票人的輪番調校之后,法正的眼界可不弱于其他文臣,頂多就是性格上還有些暴躁而已。
更何況,法正的天賦可是對人分析啊,怎么可能會看不出孫策與周瑜之間的關系呢。
雖然法正一直被人調侃是知人心而不懂人心,但是你不能否認法正知人心的那一面。
“確實,有周公瑾在的話,孫伯符有極大的可能會選擇接納荊州文武。”陳曦認同了法正的判斷。
同樣他們兩個都默認了在周瑜的謀劃下,孫策會拿下荊南四郡的未來走向。
至于這個所謂的既定未來走向會不會再變,那就得要看北方戰事中劉備和袁紹到底誰會贏了。
若是劉備贏了,南方諸侯都不用抵抗了,直接投了就是了,反正投了肯定有優待,被俘虜了可能就沒有什么優待了,更何況南方諸侯也不一定能撐到被俘虜。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一點,若是周公瑾不想管這件事呢?”陳曦緩緩的說著另一種可能。
“以周公瑾的心胸氣魄與智慧,他是不會甘心于蝸居困頓的江東之地的。”法正看著陳曦說道。
若是周瑜和孫策還有一點爭霸天下的念想,那么孫策接納荊州文武就是板上釘釘的。
“你說的很對,周公瑾的心胸氣魄決定了他一定會將目光投向中原之地。”陳曦先是肯定了法正的說辭。
然后開始反駁法正的觀點:“可是你想過是孫策自己不愿意逐鹿中原嗎?”陳曦幽幽的說道。
“啊?”法正聽到陳曦的這個說法之后,直接被砸蒙了。
“不可能,以孫伯符表現出來的氣魄,他不像那種割據一方的人。”法正回過神來之后斷然說道。
“嗯,你說的沒錯,孫伯符表現出來的氣魄,跟江南那些一心只想著割據一方的世家確實不一樣。”陳曦認同了法正的觀點。
法正直直的看著竟然認同了他的觀點的陳曦,有些反應不過來。既然孫策具備那樣的氣魄,那么為什么陳曦還要說孫策不想逐鹿天下呢?
“伱覺得,對面的孫伯符此時心里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陳曦看向對面的江夏水軍向法正問道。
聽完陳曦的問題,法正沉默了好一會兒,“大概是為父報仇吧。”法正有些不確定的說道,因為他的精神天賦也不確定孫策此時究竟是野心更多一點,還是仇恨更多一點。
“你看,你這不是知道嗎。”陳曦搖了搖頭,“以孫伯符的性格,他報完父仇之后大概也就剩下周公瑾的逐鹿之夢了吧。”
“可是……”法正還想說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該說些什么,畢竟周公瑾想要逐鹿天下,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劉備啊。
僅是一場各方都想試探一下的長江水戰,就讓周瑜感受到了劉備在軍事實力上的沉重壓力,那個叫做技術代差的碾壓。
“所以啊,重視家人的孫伯符能選擇的道路,其實并不多。”陳曦拍了拍法正的肩膀。
周瑜能靠著自己的智慧分析出來劉備的部分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而孫策也有自己的方式去認識到劉備的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
孫策是腦子的,只不過平常因為有周瑜在側,所以他日常把腦子掛在家里沒拿出來。
而通常表現為沒帶腦子出門的孫策,他的直覺是極其敏銳的,很多東西孫策不需要經過大腦就能得出相應的結論。
這場戰事帶給周瑜的思考,對于孫策來說也是一樣的,他同樣也從中窺探到了劉備軍事實力的一角。
【原來孫伯符在子川的眼里是一個很重視家人的人嗎?】法正看著陳曦離開的背影,腦子里思考著陳曦所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