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袁紹在冀州并沒有時間去平復百姓們心里的尖刺,而是再次喚醒了冀州百姓對于袁紹的怨恨。
三十萬大軍,再加上還在擴張中的輔兵以及新兵部隊,需要的糧草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即便冀州是產糧大戶中的大戶,但是也還沒達到能隨意供給超過四十萬大軍的糧草。
更何況,軍隊的糧草后勤補給從來不是征完糧之后就結束了的,他還得要送上戰場去啊。
而且,后勤補給又不只是糧草一種,還有著其他的軍需物資,這些也得要征調大把的民夫送上前線。
因為袁紹在冀州一系列擴軍備戰的行動,已經將冀州百姓弄得怨聲四起了。
雖然還在控制之內,但是戰事一起之后,冀州內的百姓會采取什么樣的行動可就說不定了。
“說不定有且僅有玄德公一人在名單上呢,而且這個可能性很高。”楊紀認真的說道。
“也是,能光明正大的接手黃巾軍的諸侯,估計也就是玄德公了。”徐庶嘆了口氣,即便有劉備在前面打頭,天下間的諸侯還是少有能接受黃巾軍的存在啊。
“那么,用不用派人去接觸一下張燕,探一探他們的想法是什么?”徐庶收拾了一下心情,向楊紀問道。
“張燕都當上黑山大頭領了,你說他們還能是什么想法?”楊紀嗤笑一聲,前后兩任黃巾大頭領的舍生取義啊,張燕選擇成為黑山黃巾的大頭領又能是為了什么呢。
“呃……”徐庶愣了一下,然后緩緩點頭道:“在那兩位之后,黃巾大頭領之位卻有其特殊含義。”
“……就是不知道這是張燕自己想要的結局,還是迫于無奈了。”楊紀嘆了口氣,舍生而取義啊。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最是讀書人。子川說的這句話,還真是……”徐庶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
“算了,不說這些東西了。”楊紀擺了擺手,“你去找人跟張燕那家伙接觸一下吧,告訴他們不要仗著自己人多就去主動對付袁紹派來的部隊,那不是他們能對付的存在。”
“你這是發現了什么動靜嗎?”徐庶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按理來說,應該是袁本初感到棘手吧,黑山黃巾可是能組織出四五十萬兵力的啊。”徐庶有些不相信楊紀的說法。
“袁紹派出來的部隊是先登死士,而太行山脈的地形又不適于大兵團作戰,你覺得小股黑山黃巾能打得過先登嗎?”楊紀搖頭說道。
若是能讓黑山黃巾展開陣勢的話,憑借著數量上的優勢,先登就算是再強也得要小心再小心。
什么,你說先登的云氣箭洗地?十幾二十萬大軍自發形成的云氣,就算是不能全部抵消先登的云氣箭,那也能大幅度降低其威力啊。
只要不是大規模的箭雨洗地,將黃巾的陣型打亂截斷,黑山黃巾可不會懼怕先登死士。
死里來死里去的,活到現在的黃巾們早就把閃避技巧磨煉到一定程度了,經過大幅威力削減的箭矢弩矢還真不一定能對他們造成什么傷害。
畢竟他們別的不多,就是人多。
更何況,張燕的統兵能力本就不差,雖然達不到大軍團指揮的程度,但是指揮部分黃巾軍困住先登還是能做到的。
“先登死士?鞠義那家伙不是在渤海河間一帶防備白馬義從嗎?”徐庶急忙問道,他可沒收到先登死士移營的情報。
“袁紹麾下能打的部隊又不止先登一支,抽調先登過來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解決黑山黃巾。
袁紹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了。”楊紀搖頭說道,雙方現在就差一根導火索,就能將北方戰事點燃了。
袁紹很清楚,他們并不是黑山黃巾的第一選擇,甚至不在選擇的名單之上,劉備才是第一選擇。
所以袁紹他們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打算以各種待遇引誘底層黃巾,從而動搖黑山黃巾的渠帥。
另一邊則是派遣先登過來,若是談不攏的話,直接動手把反抗意志最為堅定的渠帥以及頑固分子送走,他們也好接收百多萬的黑山黃巾。
哦,不,應該是新的治下領民,那些向袁紹投誠的已經不再是黃巾,而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