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嗎?】張燕眼中精光一閃,【不,應該還有我們這些人的緣故。】
憑借著自己被毆打出來的本能,張燕近乎是瞬間就猜出了劉備那邊派遣李條過來的目的。
泰山那邊除了跟他們聯合起來對抗袁紹之外,還想要把他們這些黑山黃巾也一并收入帳下,畢竟劉備當初發家的時候靠的就是從青州黃巾中選拔出來的十幾萬青壯。
當初袁紹兵退界橋的一幕,在冀州甚至是北方諸州這里傳播的很廣,起碼連太行山中的張燕都收到相關消息了,而且還挺詳細的,就突出一個離譜。
所以,張燕很清楚,此時的袁紹絕對不可能同時面對劉備和公孫瓚兩位大敵的南北包夾之勢。
這也是袁紹此時為什么要主動招安黑山黃巾的主要原因,他的兵力不夠應對南北兩位大敵了。
要知道在幾個月之前,袁紹對于黑山黃巾的態度還是相當不屑的,甚至時不時的就派兵討伐。
袁紹也需要時不時的表現一下自己作為一個漢臣的節操,畢竟現在漢室還未崩塌呢。
雖然之前因為董卓的一系列動作,讓漢庭威嚴掃地近乎名存實亡了,但是在劉備等一眾漢室宗親的勉力維持之下,漢庭依舊保持著對這片土地的統治權,哪怕只是名義上的。
劉備那邊讓李條過來的目的,應該是跟他們聯合起來坑袁紹軍一把,順便把他們黑山黃巾帶回青州。
沒錯,在張燕眼中,把他們黑山黃巾帶回青州,只是順便的,打擊袁紹的實力才是重中之重。
他們黑山黃巾雖然有百萬之眾,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拉出四五十萬的兵力。
但是,張燕可不會認為黑山黃巾對于劉備就是必要的,畢竟劉備治下的百姓已經過千萬之數了。
而且,在袁紹決定招安他們之前,他們可是跟顏良率領的部分袁紹軍打過好幾次大規模戰事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張燕他們這些黑山黃巾的渠帥很清楚袁紹軍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當然,張燕白繞他們也知道,堵在他們通往青州道路上的顏良部,并不是袁紹軍能拿出來的最強實力,頂多就是一支偏軍,袁紹的主力肯定在防備公孫瓚和劉備呢。
但是,就是這樣一支五萬人左右的偏軍,卻硬是把他們黑山黃巾的百萬之眾堵在了這里,截斷了他們前往青州的道路。
顏良部雖然只是一支偏軍,但是其實力并不弱,最起碼也是沒有承載精銳天賦的正卒。
顏良的統兵能力雖然不強,但是顏良本身的實力足夠強,只要他在陣中沖鋒一波,表現出足夠炸裂的統治力。
那么就能將所屬部隊的士氣拉起來,然后在田豐的輔助下,把黑山黃巾的戰線撕裂,再然后就是戰場垃圾時間了。
就在張燕想事想的出神的時候,旁邊的于毒捅了捅張燕的腰子,提醒他白繞帶著李條過來了。
遠遠的,李條就看見了坐在那里低頭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張燕。
在表面上看,張燕其實也是一個普通人,但是李條還是從張燕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種意志。
這種意志,李條當初也在一代和二代兩位大頭領的身上感受過。
雖然軒皋大頭領是泰山軍中的某位將領假扮的,但是那些知道其中實情的青州黃巾渠帥依舊認可了他身為黃巾大頭領的身份。
因為軒皋大頭領真的用命給他們青州黃巾趟出了一條活命的路。
這就足以。余者,不在他們的考略范圍之內。
雖然管亥大頭領也沒有像世人以為的那樣死在了關羽的刀下,但是世人眼中的管亥大統領確實已經帶著青州黃巾的過去死在關羽的刀下了。
隸屬于楊紀麾下的那個管亥,此時跟著于禁駐守宛城的管亥,不過是一個同名同姓之人罷了。
只能說,楊紀的手段還是過于超前了,不知情的人根本就沒辦法把這個管亥和那個管亥聯系在一起。
【你也身具這樣的覺悟嗎?】李條看著眼前匆忙起身的張燕,并沒有第一時間打招呼,而是在審視這位第三代黃巾大頭領,似乎是想要確認一下張燕是否真的具備大頭領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