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余,你真的要親自過去指揮黑山黃巾打穿太行山到歷城的通道?”徐庶有些擔憂的跟楊紀說道。
領命去軍營尋找李條的時候,徐庶就已經猜出楊紀接下來的動作是什么了。
受限于局勢,他們這邊不太好直接出兵打穿歷城到太行山之間的通道,但是黑山黃巾可以。
在這個時候,楊紀能動用的兵力,也就只有駐守在歷城的五萬兵馬,其余的部隊倒也不是指揮不動,而是不好動。
要知道,軍隊這東西可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奉高那邊已經定下劉備治下未來幾年的主基調,楊紀也不太好破壞陳曦的布置。
楊紀雖然有把握借助歷城的五萬兵力橫穿冀州,將太行山中的黑山黃巾接引到歷城來。
但是,歷城這里的駐守部隊一動,冀州的袁紹軍也必須要跟著動,然后幽州的公孫瓚部那里也要跟著動起來,要不然被袁紹偷襲了怎么辦。
公孫瓚部一動起來,袁紹軍就得要動的公孫瓚部更加兇猛,誰知道公孫瓚部是不是借著防備袁紹軍的由頭,直接南下跟已經動起來的楊紀部同時攻打袁紹軍。
若是這樣的話,說不定在大家都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北方大戰就這樣突兀的爆發了,楊紀可不想背上這口大鍋,還的是袁紹這樣的大佬才有資格背上這口大鍋啊。
但,若是只有太行山中的黑山黃巾的話,袁紹是不會有太多關注的,畢竟區區百萬黑山黃巾而已,能掀起多大動亂,鞠義表示隨手就能將其鎮壓。
既然黑山黃巾向往的是青州劉備,那他袁紹也不會有過多的挽留。誰知道收服那些心向劉備的黑山黃巾之后,黑山黃巾會不會在關鍵時刻背刺一波袁紹啊。
如此,劉備只能一邊含淚收下袁大盟主送過來的大禮,一邊咧嘴滿含笑意的將黑山黃巾登記造冊,就地安置在青州。
當然,這不過是楊紀的妄想而已,還不知道袁紹會不會答應呢。
不過,楊紀像是那種會考慮袁紹意見的嗎?很明顯并不是,所以楊紀只要按照自己的規劃行動就行了。
至于到時候袁紹不放人怎么辦?那就只能涼辦,用武力把黑山黃巾從太行山中接引到歷城了。
畢竟,黑山黃巾正是因為聽聞了劉皇叔的仁德,所以才會決定走出太行山向劉皇叔投降。
至于黑山黃巾為什么不向距離更近的,而且同為漢室肱骨的袁紹投降。
這就得要問一下袁紹本人做了什么對不起黑山黃巾的事情了,若是袁大盟主具備劉皇叔的半分仁德,想必黑山黃巾也是愿意接受袁紹的招安的。
但是,現在的真實情況是,黑山黃巾寧愿打穿冀州前往青州,也不愿意接受袁紹的招安,成為袁紹的治下子民。
你品,你細品,要是袁紹真的沒做什么的話,黑山黃巾為什么寧愿打穿重重封鎖的冀州,也要前往劉皇叔治下的青州?
“太行山中的黑山黃巾仰慕玄德公的仁德,想要在玄德公治下為民。
奈何袁紹從中作梗,派遣顏良部圍困太行山,將將黑山黃巾圍困在太行山中動彈不得,無法通過冀州前往青州劉皇叔治下登記造冊為民。
我前往太行山協助黑山黃巾打穿冀州袁紹布下的重重封鎖,讓黑山黃巾得以前往青州沐浴劉皇叔的仁德光輝。
乃是上應天意,下順民心的正義之舉,我,有何懼之!”楊紀拔出佩劍,滿臉正義的說道。
當楊紀念完臺詞之后,剛好有一束光垂落,將楊紀籠罩在其中。
在光束的照耀之下,楊紀顯得無比神圣、威嚴、正義感滿滿,仿佛是上天派來行使天命的勇者。
徐庶看著楊紀在那里凹造型,嘴巴上下闔動了幾下,硬是不知道該對楊紀說些什么。
“怎么樣,這個理由還不錯吧,要是袁紹敢于阻攔的話,那就是逆天阻道的玩意兒。
到時候一并送上天去經受天意的審判。”楊紀收回了佩劍,相當滿意的說道。
徐庶沉默了一會,你都說到這份上了,我還能說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