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幾個人緊閉的嘴巴,楊紀不禁有些啞然,調笑了一句:“你們該不會是在孤立荀文若吧?”要不然怎么會連他發表的署名文章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啊?
“沒有這回事。”曹操趕緊辟謠,要是因為這件事把自家的首席文臣弄丟了,或者是產生隔閡了,那么曹操真的阿巴阿巴了。
“我們其實是知道文若的署名文章的,也讀過文若寫的那些文章,不過我們以為文若是礙于家中長輩的面子才會在書院期刊上發表文章的,所以我們也就沒多想其中蘊含的深意。”曹操嘆了口氣,他們現在才算是明白陳曦搞出來的那個泰山書院期刊到底是用來干嘛的。
曹傲他們在書院期刊上面見過很多論述高端知識的署名文章,其中大部分都是書院教師以及奉高高層發表的一些期刊論文,一小部分是某些道德素質比較高的世家老人在上面以家族的名義發表的。
畢竟他們在書院期刊上面得到了非常多以前從來沒有見到過的知識與智慧,曾經他們的祖先也是在那個名叫稷下學宮的地方汲取了非常多的知識與智慧,然后開創出了更多的知識與智慧流傳于后人。
現如今既然再度出現了這樣的地方,并且他們也在上面汲取到了新的知識與智慧,那么他們為什么就不能效仿先祖,在汲取知識與智慧的同時,將自己的知識與智慧散播出去,然后收獲更多的知識與智慧。
“我記得你們老陳家也在書院期刊上面發表過署名文章,而且是百花齊放的那種,甚至連法家都冒出了一兩個,難道你這個家主不知道?”楊紀有些好奇的向陳群問道。
據楊紀所知,老陳家在書院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可謂是除了書院本身和奉高高層之外最多的勢力了,雖然因為除了法家之外百花齊放的原因,導致老陳家每一個學說的論文比重都不大,但是將其以老陳家的名義計算總量的話,那加起來的數量就很可觀了。
也正是因為老陳家的動作,才有了后面不少世家向書院期刊投稿的舉動,而荀家就是緊隨著陳家開始在書院期刊上投靠的世家,同樣也是書院期刊上署名文章第二多的世家,然后就是以孔融為首的孔家了。
這兩家雖然也有些分裂的現象,但是相比陳家那種百花齊放的狀態,這兩家簡直就是和諧的不要不要的。
不過,荀家的和諧統一那也是相對于陳家的,荀家那么多個精神天賦,而且各有各的想法,怎么可能表現的那么和諧啊,只不過是相對于陳家那種什么流派的學者都有的情況,荀家算是比較和諧的世家而已。
而孔融所在的孔家就比較純粹了,發表的文章基本上都是關于他們老祖宗的各種注釋解讀。
至于新東西?反正楊紀看了那么多期的書院期刊都沒見到,孔家發表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一個種類的,真不愧是以禮傳家的家族啊。
楊紀見到的孔家唯一一個不一樣的還是一篇讀啟蒙教材有感之類的文章,還是陳曦編撰的啟蒙教材,估計是孔融見到自家發表的論文種類太過單一,所以專門找了一個小孩子寫的吧,畢竟楊紀沒有從那篇文章上看到關于成年人的思考,基本上都是小孩子的神奇腦回路。
唯一讓楊紀有些不滿的是,那篇文章竟然被可惡的大人篡改過了,雖然修飾的痕跡很淺,使用的詞匯語句更加合理了。
但是……算了,不說了這個了,誰的童年沒被可惡的大人修飾過啊,除非你是野生的,要不然你的童年絕對會有大人的痕跡,而且還是無法割舍的回憶。
“還有啊,老陳家不愧是老陳家啊,就連在書院期刊上發表文章都顯得那么與眾不同,就突出一個百花齊放。”楊紀想起老陳家的事就忍不住向陳群吐槽。
聽見楊紀的吐槽,陳群硬著頭皮說道:“這些事情你去陳子川說去,現在我只是陳家主脈的家主而已,潁川陳氏的大家主現在已經轉移到陳子川身上了。”陳群先是回答了楊紀的第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