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孫策使用學自楊紀的穿插戰術,成功的突破了樂進的封鎖,雖然使用封鎖這個詞并不準確,但是楊紀一時間之間也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樂進部對于孫策和解煩軍的拖延了。
擺脫樂進的糾纏之后,孫策率領著解煩軍快速靠近著楊紀所在的位置,順便在路上收攏了一些被打散了組織編制的士卒,雖然說這些士卒的戰斗力沒有解煩軍那么強悍,但多少也是一份戰斗力。
“危險?”孫策從周瑜的琴音中聽到了他對自己的警告,那個位置絕對有楊紀布下的陷阱,只要孫策敢于走進去,那么就很有可能被楊紀以兵力優勢強行切割解煩軍的組織體系,將孫策和解煩軍分割開來,然后各自殲滅,或者俘虜。
孫策打穿樂進的封鎖之后,周瑜就通過琴音告訴孫策,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去找到楊紀,而是趕緊帶著解煩軍跑路,回到壽春之后再重新集結兵力,楊紀打完這一場之后肯定會攜大勢轉戰壽春,到時候整個孫吳勢力需要孫策去團結眾人共同抗擊楊紀的進攻。
“我很清楚那里隱藏著怎么樣的危險啊。”孫策的雙眼被鎏金光輝完全占據,他難道不知道那個位置是楊紀給他準備的嗎?
不,孫策當然知道這件事了,自從他打穿樂進的防線,向著那個位置直撲而去的時候,他的直覺就一直在瘋狂報警,提醒著他那里隱藏著什么樣的危險。
可是,他真的能聽從周瑜的安排,將周瑜周泰李嚴他們拋棄在這個戰場上留給楊紀俘虜或者斬殺,就此離開這個戰場,回到壽春重新集結大軍跟打到壽春的楊紀對峙嗎?
答案是不行,他現在已經被楊紀死死的壓制住了,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按照楊紀給他安排好的路線走到那個位置,然后在絕境中爆發自己以及解煩軍的潛力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者在自己以及解煩軍最巔峰的時候,被楊紀斬落。
除了這非生即死的兩個結局以外,孫策看不到第三個結局,他的能力也不足以讓他憑空創造出第三個不是那么壞的結局。
“那就來試一下,我到底能不能渡過這一劫,置之死地而后生吧!”孫策眼中綻放的金輝越發純粹,別看他現在表現的相當冷靜,但越是平靜的人,往往越是能迸發出最為熾烈的意志和信念。
孫策看見了前方嚴陣以待的部隊,以及按劍而立的楊紀。孫策看見按劍而立的楊紀之后,悄然的松了一口氣,他還以為楊紀不會出現在這里呢,現在好了,他只需要思考如何擊敗楊紀,取得這個局部戰場的勝利就好了。
“殺!”孫策沒有再多言語,只是大喝一聲,率領著解煩軍沖向了楊紀,熾烈的信念意志使軍團天賦綻放出了更為璀璨的光輝。
被籠罩在軍團天賦光輝中的士卒被激發出了更為強勁的潛力,在孫策的軍團天賦統合之下,解煩軍仿佛就要極盡升華了一樣。
可惜,孫策很清楚這是不可能的,解煩軍的底蘊還是有些淺薄了,其在此之前也不過普通接近頂級雙天賦的層次而已,雖說經過幾輪大戰之后真正成為了頂級雙天賦,在孫策軍團天賦的加持下,其攻防能力甚至可以匹敵禁衛軍。
但,也僅限于此了,雖然說也不是沒有雙天賦靠著意志大爆發,強行按滅敵方軍魂,然后自身證就軍魂的例子存在。
可是,在現在這種楊紀特意營造出來的溫水煮青蛙的環境當中,解煩軍真的能做到意志大爆發,強行極盡升華沖擊軍魂或者三天賦嗎?
剛才樂進所謂的將要登臨絕頂的氣勢,不過是孫策依靠自身強行拔高了解煩軍的意志屬性,大幅拉高天賦強度之后,給樂進造成的假象而已。
樂進終究只是近距離觀摩過那一層次的軍團而已,真要說對于軍魂和三天賦有什么具體了解的話,那就有些扯淡了。
孫策很清楚,在楊紀特意營造出來的環境當中,解煩軍根本不可能真正完成極盡升華,楊紀也不會允許發生這樣的事情。
所以孫策找到了另外一條在這種環境下繼續變強的道路,即通過拉高軍團的意志屬性來拔高軍團的天賦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