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兩個還有什么要說的嗎,要是沒有的話,我可要發起最后的進攻了,要是有誰是你們想要保下來的世家子就趕緊說,說不得等會我手中的劍就會失手刺死幾個倒霉蛋呢。”楊紀向周瑜和孫策問道。
周瑜孫策面色一凝,聽楊紀這話,貌似是不準備讓某些人活過來了啊。
孫策剛要說話,就被周瑜的話音壓了下去,周瑜說道:“你口中的倒霉蛋是以什么作為標準?”周瑜很清楚一件事,楊紀攻進壽春城后,雖然不會對大部分人行殺戮之事,但某些人是必須要被清算的。
“標準?”楊紀愣了一下,什么時候因為戰爭的死亡還有標準了,真要硬定一個標準的話,那大概就是實力吧,我比你強,所以我贏了,僅此而已。
“放心吧,能列入名單的人你不會有意見的,甚至你還會拍手稱快呢,我又不是一個嗜殺的人。”楊紀擺了擺手,表示自己都是按照樸素的道德觀念來的,不會冤枉一個人。
周瑜沉默了,樸素的道德觀念?要真是按照樸素的道德觀念來的話,死的人會更多吧?畢竟這個時代,要真是秉持著樸素的道德觀念去求活,基本上沒有人能活下去,就算能活下來的也不過是因為一時運氣而已,早晚會因為時運不濟而死去。
“要不,去把袁叔父請回來主持這件事?”孫策在旁邊小心翼翼的建議道,他發現眼前這位貌似是個狠人啊。
連他都知道要是按照樸素的道德觀念來處理那些人的話,死的人數就不是一點半點了,還不如把袁術來叫回來主持這件事呢,起碼袁術是照著漢律來殺人的。
“讓袁公路來辦啊。”楊紀想了想,說道:“可惜他現在不在壽春,要不然把這件事交給他來辦也不是不行。”機會已經給他們了,就看他們能不能懂不懂得自救了。
聽到楊紀這句話,孫策和周瑜對視一眼,都明白了楊紀話里的意思,在袁術沒有出現在他們面前之前,他都會按照自己的規矩來處理那些人,若是袁術回到了壽春,那么他就會把這件事交給袁術來辦。
孫策用眼神示意周瑜:【袁叔父他不會真的跟泰山那邊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協議吧,要不然這位怎么會同意把這件事交給叔父來辦?】
周瑜同樣使用自己的眼神來回應孫策的問題:【這我就不知道了,或許袁公和泰山那邊真的達成了什么協議吧。
但,現在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把袁公找回來,讓他主持這件事。】
孫策再次眨了眨眼,向周瑜問道:【話說,我們為什么要管那些家伙的死活啊,讓他們就這樣結束不好嗎?】周瑜從孫策的眼神中看到了些許憤怒,畢竟他們走到今天的結局,這些人也占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因果啊。
【并不是我們想要管他,而是眼前這位想讓我們來管。】周瑜冷靜的用眼神說道,楊紀想要拿他們來做文章,這一點周瑜早就想到了,要不然楊紀也不會把他們帶回壽春了。
同樣的,把袁術叫回來處理這件事也是楊紀的謀劃之一,他想要把這件事歸入世家內部,用世家來制衡世家。
而且,在將這件事歸入世家內部紛爭的同時,順帶著給了他們兩個一個向他們靠攏的機會,就像是旁邊那個警惕的看著他們的曹操一樣。
同樣都是俘虜,為什么曹操會對孫策和周瑜警惕性那么大呢,無非是出于制衡的因素而已,這也是他們兩個為什么那么快就能得到機會的原因,而不是像曹操那樣需要等待那么久。
是曹操天然的對孫策周瑜抱有警惕嗎?不是的,而是他必須要對孫策和周瑜表現出一定的敵意,要是讓他和孫策周瑜搞到一起了,那楊紀陳曦劉備他們就不好做了。
收到周瑜的回答之后,孫策表示自己聽不懂,還是把這種事情交給周瑜來解決吧。
孫策的反應并沒有出乎周瑜的意料,畢竟孫策一直以來都是這個樣子,習慣性的將沖鋒作戰以外的事情丟給周瑜來解決,反正周瑜總能完美的解決這些事情。
在孫策和周瑜眉來眼去的時候,曹仁和樂進已經徹底攻破了程普黃蓋韓當三人的防線,將這三人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