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又不是楊紀,可以通過某些秘術,直接在河面上構建出一條云氣固化道路,天知道楊紀那家伙是怎么做到的啊。
他們幾個雖然也會這個云氣固話道路秘術,但是他們支付不起在河面上長時間的構建云氣固話道路的云氣啊,當初楊紀到底是怎么做到憑借六萬大軍的云氣儲備在長江上鋪設了一條云氣固話道路,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迷。
一般而言,陸軍想要攻擊水面上的艦隊的話,除了對應的己方艦隊以外,就剩下弓箭一種了,但是作為水面艦隊主要攻擊方式之一的弓箭,難道水軍本身就不會練一練躲避敵軍箭雨打擊的技巧嗎?
丹陽精銳雖然也擅長弓箭,但也只是擅長而已,跟精通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三人組又不像楊紀那樣隨手就能疊出一堆可以對弓箭手產生有效加持的天賦秘術玄襄。
“也有一個可能,江夏水軍基地中的水兵,是從步兵轉職過去的,這樣也許可以解釋他為什么會將水軍基地中的水兵調集到城內的操作。”諸葛亮在兩人都沉默以后,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好吧,就算你說的這個假設是成立的,但是你也要思考一個問題,即便基地里剩下的水兵都是步兵出身,他們最多也只可能是經過簡單訓練的新兵,然后就被歸入水軍訓練,在步兵當中可能連雜兵都算不上。”龐統搖頭說道,水軍跟陸軍終究是兩個不同的兵種,有些戰斗技巧以及戰斗習慣是沒辦法統一的,甚至有時候是相悖的。
“這個……”諸葛亮不知道該怎么解釋了,難道水兵上岸了之后,真的打不過步兵嗎?他對步兵比較了解,但是對水兵的了解就不怎么多了,僅限于做過海軍的戰船而已。
“而且還有一件事,就算基地中剩下的水兵都是從步兵轉職過去的,大概率也只是剛剛完成訓練,或者是還沒有完成水兵訓練的新兵而已,要不然周公瑾當初把江夏水軍叫過去參戰的時候怎么可能不帶著他們一起呢?”龐統補充道。
“那一場跟孫伯符和周公瑾的決戰,你雖然沒有參與,但是應該了解過那一場戰事的經過才是。”龐統看向諸葛亮,有些懷疑跟著楊紀的諸葛亮到底有沒有仔細了解過當時的戰況。
諸葛亮有些沉默,按照龐統的說法,他確實應該了解那一戰包括水面戰場在內的所有情況,但是不出意外的還是出意外了,他并沒有關注水面上的戰場,甘寧在戰后也沒怎么出現在楊紀身旁,他也就沒有過多關注水面戰場的情況。
現在回望過去,當時他確實是失職了,在楊紀軍中的身份明明是參軍,卻對戰場上的情況不甚了解,即便不了解的部分只是局部戰場上的水面戰場。
“看你這樣子,應該是沒有關注到水面上的戰場局勢發展啊。”龐統一看就知道諸葛亮是個什么情況,畢竟就連諸葛亮的精神天賦都是被他刺激出來的。
“看來確實如同陳侯當初說的一樣,孔明你在軍事上的敏感性遠遠不如內政,這要換成內政上的事情,估計你早就站在全局上考慮看待某些事情了。”司馬懿也是說了一句,看到諸葛亮吃癟,簡直就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嘖——”諸葛亮看了一眼幸災樂禍的司馬懿和龐統一樣,這兩個家伙還真是幼稚啊,竟然會在這方面擠兌他。
“好吧,我承認這回是我的失誤。”諸葛亮也不是什么知錯不改的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后,當場就改正了,并且把這件事刻錄在了本能當中,以后要是再犯這個錯誤,他就……放下一段時間自己的謹慎與求穩。
謹慎與穩重對于諸葛亮來說真的很重要,能放下一段時間已經是諸葛亮的意志堅定了,若是意志不夠堅定的話,說不定諸葛亮在日常行事當中就會下意識的追求謹慎和穩重。
謹慎和沉穩已經刻錄進諸葛亮的骨子里了,想要改變根本不可能,更何況諸葛亮也不打算改變自己的性格,失去謹慎和穩重的諸葛亮還是諸葛亮嗎?
改變自己的做事風格是一回事,改變自己的性格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除非真的遇到什么不得不讓諸葛亮改變自身性格的事情,要不然這件事根本不可能完成。
看見諸葛亮神情,龐統和司馬懿暗道一聲壞了,跟諸葛亮共事這么久了,他們豈能不知道諸葛亮這家伙具備著不二錯的特質,雖說不是精神天賦一類的東西,但是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天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