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分好工作之后,就開始按照先前的規劃開始行事,司馬懿和龐統帶領部分士卒前往西陵城下挑釁廖立,諸葛亮則是帶領剩下的士卒找地方安營扎寨。
期間,不知道司馬懿對廖立說了什么,導致廖立氣壞,不過廖立并沒有傻到直接跳下城墻跟司馬懿決斗,而是站在城墻上跟司馬懿互噴。
由此可見,廖立此人的軍略雖然略顯垃圾,但還是能認清自己實力的,知道自己若是跳下城墻跟司馬懿決斗的話,說不定司馬懿就會直接下令把他抓了。
廖立雖說恃才傲物,但并不是花架子大家抬,而是有真材實料的,這幾天江夏郡被三人組席卷的事實已經讓廖立認清一件事了,憑借他一個江夏郡的實力貌似還真不是對面三個年輕人的對手。
沒錯,若不是對面的三個年輕人背后有人支持,他廖立怎么會淪落到現在這種地步啊,若是他背后也有人在支持的話,他絕對會戰勝對面的三個年輕人的!
可惜,廖立好不容易重新建立起來的信心被司馬懿給說破防了,此時正在跳腳的跟司馬懿對罵呢。
“怎么樣,我就說只剩下一座西陵城是廖公淵的痛點吧。”司馬懿有些洋洋得意的跟龐統說道,看著廖立高傲的神情變作氣急敗壞,真的很讓人心情舒爽啊。
“是是是,只剩下一座西陵城確實是他的痛點,氣急敗壞的廖公淵也確實是一大看點,但是你沒解決他不接戰的問題啊。”龐統無奈的說道,廖立雖然被司馬懿干破防了,但是人家的理智清醒著呢,哪怕是被干破防了,也沒做出什么影響自身安全的多余動作。
司馬懿面色一僵,聽龐統這么一說,他也開始覺得自己把廖立說破防這件事不值一提了,只是把人家說破防而已,又沒有把人騙出城來,簡直是失敗的言語作戰。
“好了,先回去吧,明天再做打算。”龐統向司馬懿招呼道,司馬懿今天把廖立說破防了這件事到底有沒有起到什么作用,不是現在就能看出來的,反正龐統是認為司馬懿已經做到了動搖廖立以及守城大軍的意志了。
似廖立這等智慧之人,哪個不是意志堅定之人啊,哪會那么容易的被一些言語攻擊到破防,然后失去理智,直接沖出來跟罵他的人掐架的啊。
對比郭嘉、賈詡、李儒、荀彧、陳群等等這些第一等的智者,廖立雖然僅是第二等的智者,但并不是說廖立的能力就比上面這些人差,就算是有差距也不會出現斷層式的差距。
真正讓他們拉開差距的是他們的眼光,似郭嘉荀彧這些第一等的智者,他們的著眼點永遠在天下,而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
但是廖立這些第二等的智者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著眼點在裂土分疆,也就是割據一方,而不是想著大一統。
這種眼界的差距導致了他們的能力明明都差不多,但是表現出來的卻是天差地別。就跟精銳天賦一樣,自身能力就是基礎素質,而眼界就是天賦倍率,當天賦倍率越高的時候,所能發揮出來的效果也就越靠近極限。
你能說廖立現在的發揮真的是他的極限嗎?不,那并不是他的極限,如果廖立真的想要讓三人組狠狠地跌一大跟頭的話,就不該把兵力集中在城里,而是應該把兵力拉出來打運動戰或者別的什么打法。
這江夏郡水網密布的,就算是諸葛亮司馬懿和龐統掌握著三萬丹陽精銳也拿廖立沒什么辦法,更何況江夏水軍基地里還有一些當初蔣欽沒有帶走的戰船,廖立要是想躲起來到處襲擾三人組的話,那還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
而且,都有船了,打游擊戰的時候也就不怎么需要擔心后勤補給了,直接裝船上一起拉走,打到哪里就拉到哪里。當然,這不過是想象而已,戰爭要真是那么簡單就好了。
“我靠,孔明,你這營寨扎的還不錯啊,起碼在我看來是找不出什么很明顯的漏洞了,而且這速度是不是有點快了?”司馬懿回到諸葛亮扎營的地方之后有點驚奇的說道,他還以為回到營地之后需要幫助諸葛亮進行扎營呢,結果沒想到諸葛亮已經完成扎營了,而且扎的還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