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楊紀是不太想把這個秘法鏡拿出來交給諸葛亮的,畢竟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的天賦根本不能跟他在內政上的天賦資質相比,如果諸葛亮要是將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內政上的話,說不定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陳曦的背影。
別以為看到陳曦的背影是對諸葛亮的貶低,就像是那句話說的一樣:你若不修內政,見我如井中蛙觀天上月;你若修內政,見我如一粒浮游見青天。
諸葛亮在內政上的天賦資質,是真的有可能在內政上走到另一個層次的,雖然這個層次的內政水平依舊很難靠近陳曦所在的層次,但是起碼看得見那一道巨大的鴻溝。
能看見就能追上。
諸葛亮在內政上的資質真不是開玩笑,他是真的能在這一方面站在陳曦身旁的人,如果諸葛亮要是具備陳曦那種跨越千百年的知識與智慧,說不定真的能走到陳曦的位置。
楊紀欲言又止的看著因為拿到了秘法鏡而有些高興的諸葛亮,他是真的有點可惜諸葛亮分出了一點精力在軍事上的。
雖然這個時代的人不講究文武分家,整日沉浸在浩瀚書海中的文人有可能下一個瞬間,直接拎起佩劍騎著戰馬走上戰場,成為一個手持書卷的將軍。一心錘煉武藝的武夫也有可能突然拾起書卷,成為一個舞刀弄槍的文人墨客。
但是,對于諸葛亮而言,他在軍事方面的天賦真的不如他在內政上的資質天賦啊,雖然諸葛亮的軍事天賦對其他人來說,已經是降維打擊那種了。
【罷了,隨他去吧,反正多花點精力在軍事上也不是什么壞事。】楊紀在心里嘆了口氣,決定不再干預諸葛亮的選擇,終究諸葛亮這樣的人,擁有任性的資格。
“都督,玄德公他們對我們接下來的安排是怎么樣的?”司馬懿收起秘法鏡之后,帶著些許好奇問道,他還是挺好奇他們在北方擊敗袁紹之后,陳曦他們的接下來的規劃是怎么樣的。
對于陳曦他們接下來的規劃,他們幾個的心中其實都有一個猜測,雖說跟陳曦他們的規劃會有一定程度的出入,但是大致上的方向肯定是沒錯的。
“是啊,不是說大軍要北上打匈奴嗎?”龐統附和道,諸葛亮也是點頭,先前錯過了兗州決戰,這次的北疆之戰他們是不想再錯過一點了。
“根據子川和玄德公的意思,他們是打算先休整一段時間,然后再重新集結大軍北上。”楊紀也沒有隱瞞的意思,直接把陳曦和劉備的打算告知了諸葛亮他們三個。
“北匈奴還沒有露出馬腳嗎?”龐統眉頭一皺,從楊紀的話里覺察到了一些東西,陳曦劉備他們之所以讓大軍先休整一段時間,除了要解決國內的一些重要問題以外,還有他們想要一舉解決北方草原的胡人。
分散在茫茫大草原上的胡人,平常想要找到他們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現在有了北匈奴幫忙,他們當然得要給一點時間,讓北匈奴把草原上有名有姓的胡人部落聚集起來了。
“馬腳是肯定露出來了,要不然我們也沒辦法確定是北匈奴了。”楊紀緩緩說道,“只是,現在的北匈奴已經沒有了當初一呼百應的威嚴了,所以他們需要時間讓草原上的胡人重新記憶起對北匈奴的恐懼。”
“我記得草原深處是有幾個實力還不錯的王國級勢力的,北匈奴不會連收拾他們都要費一番功夫吧?”司馬懿挑了挑眉,漢室每一次號稱把北匈奴踩死,都是對北匈奴底蘊的一次摧毀,北匈奴到底還能承受多少次的死灰復燃呢?
到了現在,北匈奴到底還能發揮出多少實力,真的就看北匈奴能集結多少對漢室有敵意的胡人了。
“這倒不至于,北匈奴就算再怎么落魄,那也是繼承了部分匈奴底蘊的,打一兩個王國級勢力而已,對于他們而言,這并不是什么難事。”楊紀搖頭說道。
北匈奴現在的軍勢確實是帝國級別的,雖然北匈奴的帝國軍勢很虛,但到底是帝國軍勢,想要強行壓服丁零等王國級勢力的話,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對視一眼,有些驚訝,沒想到楊紀對于現在的北匈奴竟然有這樣的評價,要知道漢室最近一次按滅北匈奴的火種,距今也才不過三十年而已。
三十年,就算北匈奴能依靠吞并其他草原部落來恢復自己的實力,那也不可能瘋狂吞并其余部落,畢竟北匈奴要是不想匈奴的底蘊被其他勢力撿到的話,那就必須要控制匈奴本族人口和外族人口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