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諸葛亮眨了眨眼,一時之間沒反應過來楊紀說的是什么。
“哦~”僅是過了十幾秒,諸葛亮就反應過來楊紀在說什么了,他就說預知性質的精神天賦都有限制,怎么可能全天候開著啊。
“北匈奴單于精神天賦的限制是什么?”龐統有些好奇的問道,他還是第一次遇具備見預知性質的精神天賦呢,而且還是草原上的匈奴人覺醒的精神天賦。
“每年三次預知未來一件小事的具體,或者一件大事的大致走向。”楊紀伸出三根手指頭。
“每年三次?”司馬懿心中一動,想起了自家爺爺給他們介紹世家英才時提到的一個人——荀爽。
“那,我們的大軍大致會在什么時候北上?”龐統問起了自己現在最為關注的事情,戰爭可是他的專業領域啊。
還在思考的諸葛亮和司馬懿立馬看向楊紀,這個問題他們兩個也想要知道,北匈奴誒,哪個漢室兒郎那個不想拿北匈奴換個軍功回來啊。
“不知道,總之是要解決完長安那邊的事情之后才能舉兵北上。”楊紀搖頭表示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長安的事情?”諸葛亮三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里看到了慎重和嚴肅與棘手,長安的事情可不好處理啊,那可是涉及到了誰是天子的問題啊。
諸葛亮遲疑了一下,但最終還是向楊紀問道:“玄德公他,是什么想法?”
“玄德公對那個位置沒什么興趣,所以大概率是從宗室里選一個出來。”楊紀平靜的說道。
“玄德公,應該是具備法統的吧?”司馬懿皺著眉頭說到,對于他而言,無論那個宗室上位,都不如劉備自己上位來的合適。
畢竟,只有劉備站在的最高位,他們的才能才能被發揮到最大。
要是換一個人,他們還真不一定會拿出自己的全部實力,能正常發揮自己的實力就不錯了,就別求超常發揮了。
伴君如伴虎啊,能力太強的臣子,可是很容易被君主忌憚的。
還有那句話怎么說來著,“我知道你沒想過造反,但是你具備造反的能力,這就是你的原罪。”
但是換成劉備就不一樣了,畢竟劉備早就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不怕手底下的人造反,甚至他還經常給自己手底下的文臣武將增強手上的力量。
只能說,劉備認人的能力實在是太過開掛了,估計那些中低層將校在聽到是造劉備的反之后,直接就把策劃者給刀了。
“是啊,玄德公確實具備那個法統,但是玄德公不想,我們難道還能強行給玄德公身上加件衣服嗎?”楊紀翻了個白眼。
真以為趙匡胤自己沒有那個想法啊,他要是真沒有那個想法,隨手把黃袍丟了就行,畢竟他自己就是一方軍頭,難道其他軍頭還會因為這件事找他麻煩?
然后三辭三讓的戲碼演完之后,就該上演群雄爭霸了,趙匡胤當初要是選擇這條路的話,也不會有人說他宋得國不正了。
“玄德公他想當行皇帝事的攝政王?”司馬懿立馬提出了一個猜想,畢竟他也跟著劉備這么長時間了,哪里還會不知道劉備的性格。
“不,他甚至連行皇帝事的攝政王都不想當。”楊紀面無表情的說道,陳曦當初對劉備的教育肯定是哪里出問題了。
“那,玄德公在這上面是什么意思?”龐統好奇的問道,他可不相信劉備會真的不要這個位置,他自己不想坐上去,不代表他會把這個位置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