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楊將軍需要什么樣的支持?”張松有些疑惑的問道,并沒有意識到楊紀的神情變化,是因為他自己的臉色變化。
“給我來……”楊紀思考了一下怎么樣才能使人力資源最大化,“給我來六支滿編的軍團就行了,是不是正卒無所謂,只要保證能升起云氣就行了。”六支滿編軍團,三萬人,剛好來個三班倒。
畢竟張松剛才也向楊紀承諾過了,會全力支持楊紀的米倉道筑路計劃,現在不過是要三萬人而已,張松應該會答應的吧?
楊紀有些忐忑的看著愣住了的張松,三萬正卒,對于一般諸侯來說,確實是個大數目了,要知道幾年前能升起云氣的都能算作是具備一定集體作戰指揮的正規軍了,畢竟一支軍團要是沒有一定的組織力,還真沒辦法升起云氣,除非向黃巾軍學習。
“楊將軍確定只要三萬正卒,以及對應的后勤補給就行了?”回過神來的張松認真的向楊紀問道。
不知道為什么,明明楊紀需要的支持有點離譜,畢竟三萬正卒,就算是他們家大業大的益州,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出來的。
但是,楊紀開口只要了三萬正卒,張松心中就只有一種感覺——就這?
不單是張松有這樣的感覺,劉璋王累嚴顏等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他們可是知道米倉道是什么情況的,那真不是一般人能修的,就算是有人能修出一條米倉大道出來,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也是深不見底。
結果楊紀先是開口三個月就能修成一條可供大軍通過的馳道,緊接著說只需要三萬正卒就能做到,這如何不讓他們感到別扭啊。
他們的認知,和現實產生沖突了。
不對,楊紀指揮三萬人用三個月修出一條米倉馳道的現實還沒有成為現實,所以劉璋張任他們的認知還沒有與現實產生沖突。
所以,是他們的認知和楊紀的認知產生沖突,而且楊紀的認知直接覆蓋了他們的認知,讓他們下意識的認為,楊紀是能在這兩個限定條件內,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米倉大道的修筑。
“沒錯,三萬人,加上對應的后勤補給,再加上三個月的時間,我還給你們一條米倉大道。”楊紀帶著強烈的自信說道,如果不行的話,到時候他親自上場,就不信他的化泥為石秘術搞不定一條二百十五公里的二級公路,頂多楊紀未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都要耗在這條米倉大道上而已。
劉璋張松鄭度等人對視一眼,最后劉璋大手一揮說道:“三萬正卒是吧,沒問題,明天就交接,后勤補給的問題你找子喬商量。”
張松鄭度王累等人也是頻頻點頭,沒別的意思,他們就想看一下,楊紀到底能不能在三個月內完成米倉大道的修筑。
要是能完成,他們直接順勢倒向劉備,順手把討人厭的張魯給噶了。
要是完不成……那就繼續修,反正米倉大道必須要完工,川蜀平原跟漢中盆地必須要連接在一起。
“對對對,到時候我們也把部隊拉到工地上幫忙修路。”張任嚴顏不住的點頭表示自己也要幫忙,畢竟他們也想嘗試一下快速通過米倉道是什么感覺。
“不知道楊將軍打算用什么方式修路?也好讓我們有個準備。”鄭度有些好奇的問道,畢竟楊紀要的只是三萬正卒和補給,以及三個月的時間,能意識到這代表著什么的人,就沒有一個人不對楊紀的筑路方式不感興趣的。
“我打算專門捏一個用于筑路的精銳天賦。”楊紀微笑著說道,仿佛手搓精銳天賦就像是吃飯喝水那么簡單一樣。
“……”在場所有知道精銳天賦是什么,以及手搓精銳天賦代表著什么人,全部沉默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