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大破遼東鮮卑和遼西鮮卑本部屬地,而后向并州北部草原奔襲而去。
與此同時,公孫瓚也率領白馬義從,在上谷郡大破鮮卑烏桓聯軍,隨后出上谷郡,掃蕩烏桓屬地。
因為有劉備那邊的提前招呼,所以公孫瓚這次沒有把見到的鮮卑以及烏桓人全數送走,而是讓隨行的幽州治中陳熾,將這些外族俘虜全部押回幽州,作為奴隸參與幽州的建設工作。
公孫瓚掃滅鮮卑烏桓聯軍之后,帶著白馬義從向并州北部草原而去。
哦,對了,公孫瓚在前往并州北部草原之前,還去見了一下張飛,留下一支雙天賦白馬義從之后,帶著軍魂白馬,以及八千雙天賦白馬向西而去。
而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則是借助雙天賦白馬施展軍團級天賦延伸秘術,將張飛部的一萬五千騎盡數覆蓋。
在雙天賦白馬義從的帶領下,張飛部的一萬五千騎兵,感受到了從前從未感受過的速度。
關隴,徐榮率領大軍路過長安的時候,遇到劉協派出來的使者,然后徐榮跟著使者去見了一趟劉協,算是勾銷了之前跟著董卓的事情。
拒絕劉協,以及楊彪董承等人的挽留,徐榮帶著大軍繼續前進,路過扶風的時候,又遇到了馬騰攔路。
簡單交談幾句,馬騰將馬超以及三萬精銳,調入徐榮大軍,徐榮平靜接過,將馬超及三萬精銳單獨編作一軍,并不與本部混編,畢竟馬超率領的三萬精銳,并不具備精銳天賦。
不過,看在都是騎兵的份上,徐榮還是收下了,畢竟他率領的這五萬大軍,也就張繡麾下的五千鐵騎,在面對北匈奴南匈奴以及羌人騎兵的時候,難免會周轉不開,所以還是帶上吧。
只是,馬超在見到張繡之后,難免會挑釁一番,畢竟張繡北地槍王的名號,可是在羌人那里刷出來的,而將羌人作為自家基本盤的馬超,在見到張繡的時候,當然會感到不爽了。
再加上張繡統帥的是西涼鐵騎,這就讓馬超對張繡更加不爽了,于是矛盾就這樣產生了。
名義上,馬超是三萬騎兵的統帥,但是馬超并不具備統帥三萬人的能力,所以馬超實際統帥的騎兵,大概只有五千人,是他軍團天賦所能覆蓋的人數,剩下的騎兵交給了徐榮指揮。
而張繡麾下只有五千人的騎兵,與馬超相比,差了好幾倍。
只是,很多事情并不能簡單的歸入數學問題,馬超名下是有三萬騎兵,但是馬超真正能指揮的,就只有他軍團天賦能覆蓋的五千人。
馬超的腦子雖然不怎么樣,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不過是三萬騎兵名義上的統帥而已。
馬騰為什么要把三萬騎兵的指揮權交給徐榮因為羌人在匈奴人的鼓動下,再次叛亂了。
之前因為李傕四人突襲了十幾個羌人的部落,導致涼州羌人大亂,而馬騰韓遂趁機整合了涼州羌人。
也因為這個功績,馬騰韓遂得到了劉協的封賞,結果現在羌人再次叛亂,而且還牽扯到了北匈奴。
當然,羌人在北匈奴攛掇下再次叛亂這件事,是徐榮告訴馬騰的,也正是因為得知了這件事,馬騰才會讓馬超帶著三萬騎兵加入徐榮的大軍。
不過,馬騰也跟徐榮和馬超說明,馬超只是這三萬騎兵名義上的統帥,真正的指揮權在徐榮手里,馬超真正能指揮的,只有他軍團天賦覆蓋下的五千人。
對于馬騰的安排,馬超并不在意,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統兵能力有限,沒辦法指揮三萬騎兵,還不如交給徐榮來指揮呢。
但是,張繡的存在,讓馬超很是暴躁,畢竟自己麾下的五千騎兵,不是張繡麾下五千鐵騎的對手,那是肉眼可見的差距。
馬超再怎么二,也不會看不出自己麾下的五千本部騎兵,跟張繡麾下五千鐵騎的差距。
不過,馬超不是那種會輕易放棄的人,所以馬超決定搶回北地槍王的名號,畢竟他馬超可是涼州極為少見的內氣離體武將啊,馬超唯一見過的一個內氣離體武將就是自己的兄弟龐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