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立馬放下其他念頭,抬頭看向羽林衛和匈奴禁衛所在的戰場,發現楊紀說錯了。
羽林衛和匈奴禁衛之間的戰斗,看起來好像確實進入白熱化了,事實上確實也是進入白熱化了。
但是吧,如果看不懂羽林衛和匈奴禁衛之間的戰斗邏輯的話,也確實容易理解成打群架。
當雙方的各種軍魂特效被相互抵消之后,雙方能夠比拼的,就剩下各自的基礎素質和戰斗技巧了。
從表面上,是羽林衛落入下風,畢竟羽林衛最近才恢復過來,旗下的士卒多數都是然后通過軍魂之力渲染補入的新兵,雖然這些新兵在補入羽林衛之前,也是一個精銳老兵。
而匈奴禁衛雖然也是依靠軍魂之力渲染,才補入的新兵,但是這些新兵,本來就是匈奴禁衛的預備役,之前不過是因為匈奴禁衛的編制已滿,所以才被編入其他軍團而已。
所以,羽林衛一開始落入下風,并不出奇,畢竟抵消掉各種軍魂特效之后,羽林衛的基礎素質和戰斗技巧確實要比匈奴禁衛的,弱上一些。
不過,基礎素質和戰斗技巧弱上一些,并不代表羽林衛打不過匈奴禁衛,畢竟羽林衛同樣有灌頂傳功。
而且,羽林衛比匈奴禁衛,還多了一樣加持:處于蓬勃生發時期的帝國意志雛形。
相比于匈奴帝國意志那種,還需要軍魂軍魂支持的破敗帝國意志,漢帝國的帝國意志雛形,給出的加持才是軍魂對接帝國意志之后該有的加持。
所以,隨著時間的持續流逝,進入王八互毆狀態的匈奴禁衛,不禁沒能拿下羽林衛,甚至讓羽林衛把劣勢逐漸掰了回來。
羽林衛和匈奴禁衛盡管打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產生的折損并不多,甚至連三位數都沒有,看的一眾看客很是著急,恨不得親自上場給大家伙表演一番。
不過,就算眾看客再怎么著急,也沒辦法改變這場戰斗的結局,除非雙方大軍的總指揮,調動其余部隊對對方進行圍剿。
戰場上,不只是羽林衛和匈奴禁衛在戰斗,關羽和呼延儲同樣在統帥大軍在戰斗。
只是,呼延儲在面對關羽的時候,就不能像匈奴禁衛對羽林衛那樣,取得相應的優勢了。
畢竟,呼延儲并不是很擅長指揮,雖然也有地板大軍團指揮的水平,但也就是靠著自身智慧的加持才觸碰到的,跟李優的水平差不了多少。
呼延儲分出了十萬雜胡大軍,交給丁零王統帥,讓他帶兵去對戰袁紹統帥的六萬漢室左翼大軍。
而曹操統帥的漢室右翼大軍,呼延儲則是交給了一個頗具指揮才能的北匈奴將領,不求拿出什么戰績,只求擋住曹操的攻伐,呼延儲在右翼同樣分出了十萬雜胡大軍。
剩下的二十萬大軍,則是由他親自統帥,而對面漢軍的統帥,則是關羽。
關羽軍團天賦一開,直接勾連貫通士卒意志,構建獨立信念區域,肆意揮灑自身的指揮才能,必要時刻甚至可以親自下場。
面對關羽的進攻,呼延儲根本沒辦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攻,只要匈奴部隊的戰線一發生變動,漢軍的打擊就會到來,根本不給匈奴部隊機會。
呼延儲的指揮雖說不是很強,但畢竟已經邁入大軍團指揮的層次,所以還是可以擋住關羽的進攻的。
但是,呼延儲也明白一件事,短時間內他還能攔住關羽,要是時間再拉長一點的話,他也沒辦法了。
如果關羽是常規的大軍團指揮的話,呼延儲倒是有信心把這個時間拖下去,等待時機的到來,但關羽并非常規大軍團指揮。
出手就是獨立信念區域加持的意志扭曲,雖然因為意志傳遞的效率問題,導致一線士卒所能調用的意志扭曲并不強,頂多賦予一線士卒一個意志加持,甚至加持的方向,也只有意志加持和攻擊加持。
一個是獨立信念區域的基礎加持,一個是基于關羽軍團天賦的加持。
關羽并不是做到其余方面的加持,但是關羽能熟練掌握的,就這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