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倒也不是全然不行,至少那一手字寫的很好,而且自從佳佳出事以后,她的學識儲備簡直不可思議。”
“剛開始那會我沒察覺到不對,以為佳佳叛逆,吵了一架,她引經據典反倒給我訓了個狗血淋頭。”
“小師傅,不好意思讓您兩見笑了,大勇他就愛鉆牛角尖,提起舞文弄墨這一類事,就嘮叨。”
“這些事,能幫到佳佳嗎?”
我摸著下巴沉思了一會,讓盧大勇夫婦去將盧佳出事以后寫的文章、寫的字、畫的畫全給拿了過來。
滿滿鋪了一書桌。
我這人沒多少文化,更不懂得品鑒文章、字畫。
但也能一眼看出來,那些字畫功底之深厚,沒有長年累月是達不到的。
就連謝珍珍看完以后,也情不自禁稱贊一句。
“這些文章寫的很有古代韻味、對仗之工整令人嘆服,就是過于詞藻堆砌、華而不實了些。”
“字畫沒得說,這份功底恐怕咱們學院院長看到得當場五體投地。”
醫學院院長我沒見過,不過也聽說過一些。
據說那位院長酷愛字畫,尤其是一手字,寫的堪稱省內泰斗。
字畫、文章我是沒那能耐品鑒,不過字畫、文章上的落款引起了我的注意。
書中人。
“吳阿姨、盧先生,我想我知道纏住盧佳的冤孽是什么玩意了。”
一聽我這話,吳憂、盧大勇夫婦立馬喜上眉梢,一臉期待齊刷刷看向了我,謝珍珍更是迫不及待開口追問起來。
“師兄那到底是什么冤孽邪祟?真不是古代書生鬼魂嗎?”
“不是鬼魂,是書靈。”
“書靈?”
我點了點頭,世間萬物皆有靈,山石草木、飛禽走獸,包括桌椅板凳、筆墨紙硯、書籍孤本。
只不過相比起天生就具有一些靈智的飛禽走獸來說,桌椅板凳、筆墨紙硯這些東西要通靈成氣候更難、更罕見一些。
大部分情況下這些死物誕生靈智,大都是有冤魂附著其上。
能做到本身誕生靈智,無不是擁有莫大機緣。
我所說的書靈,其實就是蠹魚。
蠹魚又名書蟲,生于書中,以書為食,啃咬書籍。
也有說蠹魚是以書中文字為食,尤其是成了氣候的蠹魚,能將書中記載的文字,全部吃進肚子里。
原本一本寫滿文字的書,翻開會變得空無一字。
蠹魚還能將吃進肚子里的文字,重新吐出來,無字書也就會變成有字書。
志怪錄中有一個小故事,說的是一位家境優渥富商公子哥,家里頭想要出一位讀書人,便不惜重金買來許多書籍。
家里頭藏書千萬,逼著那公子哥去讀書求學。
偏偏那位公子哥,不是個讀書材料,天天只想著聲色犬馬,半點沒有讀書人的做派。
最后那戶商賈之家,便除了怪事。
家里的萬千藏書,一夜之間全變得空無一字,成了無字之書。
這其實就是蠹魚在搗鬼。
至于這蠹魚為何要那般做,其實就是因為蠹魚生于書中,以書為食。
一旦通靈成了氣候,便是有樣學樣,以書生自居。
書中所記載的各種文人風骨、文人品行,也是有樣學樣、照搬照抄。
自然見不得有人失了體統、辱了斯文。
“原來是書衣蟲蠹魚,不是還有傳說,只要找到這成氣候的蠹魚,吃了以后。”
“就算是個傻子也能立馬學富五車、下筆如有神助,想要考取功名,也如探囊取物一般簡單。”
“天底下哪有這么不勞而獲的美事。”
我沒好氣的翻了翻白眼。
且不說那蠹魚成了氣候,要作弄、甚至弄死一個普通人,比捏死螞蟻難不了多少。
談何抓住,還要吃進肚子里。
就算抓住了,最后吃進去的也只會是一只蟲子。
蠹魚生于書中,成了氣候以后更是輾轉寄生各類書籍之中,說它遍閱群書、學富五車倒也有道理。
但要說抓住蠹魚吃了以后,傻子也能立馬學富五車、下筆如有神輕而易舉考取功名。
純粹就是瞎扯淡了。
桌子上不就擺了好幾篇蠹魚附身盧佳以后寫出的文章嗎?
“我懂了師兄,你的意思是這蠹魚學富五車不假,但它說白了就像是現在的人工智能、al。”
“能模仿文豪,寫出文章字畫,卻達不到真正文豪那種隨心而發的境界?”
“大概就這么個意思。”
“現在既然知道是個蠹魚書靈在搗鬼,那就好辦了。”
“師妹得麻煩你替我跑一趟,去取一些東西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