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日夜,上元燈節的熱鬧還未完全散去,厲王府內便闖入了一隊禁軍。
直接聽命御前的禁軍,由霍山這個統領帶著進入厲王府,很快便從厲王府內找到了那位據說刺殺厲王后至今還在逃亡的司家少爺。
眾目睽睽之下,司瑾瑀一身傷痕被架出厲王府,同一時間,鄔烈所帶領的暗衛以及另一隊禁軍圍住了京郊的一處莊子,在莊子中抓到了當年假死的成王和一行綠衣衛。
隨后,大理寺連夜審問,卻得出一個驚天秘密。
原來當年成王自知不敵赫連越,便與厲王合謀假死脫身,此后兩年,成王在外隱姓埋名重新集結勢力,而厲王則開始在坊間散發謠言,聲稱當年赫連越是故意弒兄殺父上位。
畢竟當年一夜宮變,大臣們接到消息進宮的時候成王和先帝都死了,哪怕赫連越聲稱是成王有謀逆之心,害死先帝后才被他親手誅殺,但謠言一起,總有些人覺得赫連越得位不正。
這便是厲王在所有人心底種下的種子。
按照厲王和成王的計劃,便是讓當年本該死去的成王如今活著回來并說出“真相”,以此將埋藏兩年的種子發芽,為自己重新造勢,意圖再次顛覆正統。
然而這一切卻被行商的司瑾瑀意外得知,厲王為了滅口,所以故意設局污蔑司瑾瑀刺殺宗親,他對外宣稱司瑾瑀逃脫在外,實際上人卻被秘密關押在厲王府的暗牢之中。
如果說百姓對于前面那所謂厲王與成王合謀的消息半信半疑,那么親眼見過司瑾瑀被禁軍從厲王府救出,再結合這兩年在坊間聽到的對于新帝的一些不好的傳言,百姓們幾乎都信了這是成王和厲王的陰謀。
畢竟,這很說得通。
“我就說司家那位公子好端端的怎么會去行刺厲王,又不是不想活了。”
“可不是,那司公子我是見過的,雖說是個行商,但瞧著更像是個儒生,怎么可能去刺殺厲王。”
“哎喲,那天我都瞧見了,司公子被從厲王府帶出來的時候身上好多血呢,可見是受了好一番折磨。”
又有人說,“可那些說厲王和成王合起來密謀的,也沒證據啊。”
于是又有人反駁,“誰說沒證據,當年第一個在坊間說書暗示皇上弒兄殺父的的說書先生都被抓了,據說是厲王府府上一個管事的娘舅的表姑的弟弟的侄子找的他。”
“這關系七拐八拐的也過于牽強了吧?難為你記得住。”
“你懂什么,越是這樣的大事越要拐著關系找人。再說若不是這樣事情怎么會這么巧?那成王剛趁年關摸到雍京城外,這頭就突然出了個司公子刺殺厲王的事?”
“說的倒也是。”
酒館茶樓間,這樣的談論越來越多,還有些個覺得證據不足的,聽到這些話也都開始信了。
別說坊間的人開始相信這一切都是厲王與成王的合謀。
厲王和成王本人聽到這些環環相扣的消息時都差點信了!!
可明明,厲王是在前不久才知曉成王在世的消息,也是成王提出要與他見面,但事實上,兩人根本還沒來得及見面啊!
這兩年坊間的那些傳言,雖然是厲王讓人做的不假,但那是為了自家造勢!跟他成王有什么關系?!
至于成王,他確實是打算拉攏厲王揭發赫連越當年是得位不正的事,可事情明明都還沒來得及商量,赫連越究竟是怎么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