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看這事算是掀過去了,心里有底,就想打聽打聽閃辰的事,沒想到出了永華宮,正遇到汪齊手下的一個小太監,我賞了個上等封紅,這小子就全都說了。
老十二進宮給冒家求情,父皇大怒,卻沒有責罰老十二,讓人把閃辰叫過來,賞了五十板子,罪名就是帶壞了皇子。您說閃辰冤不冤啊,老十二是什么人,他連親爹都不認識,閃辰敢在他面前說話,不讓他當成刺客宰了才怪。父皇自己不知道嗎,閃辰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管束老十二吧。“
七皇子說得口干舌燥,端起丫鬟剛給換上的熱茶咕咚咚喝下去,二皇子再也忍不住,訓斥道:“你倒是認識親爹,可你這個樣子哪里像個皇子,難怪父皇每每見你都要罵上一通。”
七皇子被二皇子訓得有些下不來臺,不服氣道:“二皇兄,您這是怎么了,我從小就是這樣了,我可不想入主東宮,只盼著以后封王就藩,找個富足之地做我的富貴王爺,也免得父皇看我不順眼。偏就是惠妃娘娘想不開,哭天抹淚舍不得,也不想想,這東宮之位能輪到老十二那個不認親爹的,也輪不到我頭上啊。”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二皇子聽到他那句“輪到老十二那個不認親爹的”,眼角抽了抽。
“好了,你的來意皇兄都知道了,冒家的事憑咱們,誰也管不起。老十二想要趟這灘渾水,由他去,皇兄今日不留你了,免得你又喝酒,快些回府吧。”
七皇子莫名其妙,說得好好的,皇兄怎么就把他往外轟了,他又問:“您說老十二和冒家是什么關系,他為何一而再為冒家求情?我可查過了,母后的祖宗三代,也沒有和冒家有關系的。”
十二皇子是先太子同胞兄弟,都是當今的程皇后嫡出。也正因此,雖然他去年剛剛束發,便已成為幾位皇兄的眾矢之的。
當年太子故去,程皇后痛不欲生,昏死過去,御醫恰在此時診出喜脈。于是宮里便有十二皇子是太子托生的說法,皇帝雖然不信這種事,卻也沒有阻止這些傳言。可惜程皇后懷上十二皇子時,已是三十出頭,又因太子病故,身體大不如前,十二皇子不足月便生下來,自幼體弱多病,四歲時還傳出病入膏荒,后來尋得名醫,將他送出皇宮安心靜養,直到束發之后,才接他回宮。
別的皇子都是大婚后才賜府第,他卻是甫一回宮,便和九皇子一起封府,皇帝將東華胡同的一處大宅賜給他。
打發走七皇子,二皇子讓人把慕僚孫無眉找來,把十二皇子今日進宮的事告訴了孫無眉。
孫無眉皺起眉頭,沉吟良久,才道:“二爺您可曾想過,皇后娘娘可有參與此事?”
二皇子反問:“你也懷疑是母后,可母后為何要幫冒家,程家原本只是小吏,連一個進士都沒有出過,更別說能有冒家那樣的親戚。可若不是親戚......難道母后想擁立自己的親兒子入主東宮,看中冒家手握兵權,想要讓冒家記住老十二的這個人情?”
皇帝雖然派了錦衣衛將冒家子弟押解回京,卻人還未回來,誰也不知究竟會不會定罪,定多大的罪。
而且冒家根深蒂固,除非滿門抄斬,否則與他們同氣連枝的那些勛貴和部下依舊遍布軍中,皇后娘娘真若是想讓冒家感念十二皇子的恩情,這步棋雖然險,但并非沒有勝算。
一一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