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軍如同燎原之火一樣燃了起來。
整個地經北部地區徹底被點燃。
大量的正規軍節節敗退。
甚至很多送往前線的補給線都遭到起義軍的偷襲。
一開始起義軍根本沒想過偷襲補給線,但是國防軍已經進行了武器補給。
他們有了武器之后自然野心就更大了。
他們開始干曾經不敢干的事情,偷襲補給線都只能說是小打小鬧。
他們甚至還組織了一部分軍隊反攻縣城!
大部分的城市都有地精正規軍駐扎。
但是別忘了一件事,那就是這些地精正規軍他們只會守在一些大城市內。
現在絕大部分的軍隊都被調往北邊,組織防線防御國防軍進攻。
哪還有什么軍隊鎮守南邊?
為數不多的軍隊自然被財閥們用來保護他們在城市內的產業。
一些鄉鎮地區只能夠依靠當地的地方武裝。
這些地方武裝甚至連起義軍都不如。
自然而然的被起義軍迅速攻破。
起義軍的猛攻直接讓地理首腦忙的焦頭爛額。
前線的那位老將軍一直在打電話催促首腦,讓他以最快的速度派更多的兵力和運輸更多的補給北上。
老將軍雖然不明白為什么起義軍突然間就如此膨脹了,但是他決定和國防軍打擂臺。
他打算集結大量的武器裝備,直接和國防軍在北部地區死磕到底。
他沒有集中優勢兵力,而是選擇直接依托地形防守。
老將軍將整個戰場的所有地形全部運用了起來。
依托天險修筑了大量的防線。
這些防線大多都是靈活變通的,只有少部分是永固工事。
大部分都是由地精的機甲以及裝甲單位組成的機動防線。
老將軍在看了前線的戰報后,果斷從國防軍那里借鑒了經驗。
利用大量的士兵來組織靈活防線,沒有選擇像前面幾任一樣組織固定防線血戰到底。
并且老將軍非常開明允許前線部隊潰敗撤退。
老將軍在這些防線的后方畫出了一片區域。
這一片區域是他們的底線。
如果前線防線被攻破,那么守軍就可以退到這一片區域內進行靈活游擊。
但是他們卻不能超過這一片區域。
這也就意味著指揮官擁有更多的權力,他們可以指揮軍隊四處作戰。
甚至靈活機動打運動戰。
在得知地精改變戰術后,國防軍也給了相應的尊重。
沒有像以前一樣發動猛攻。
因為猛攻是用來針對那些死防線的。
只要打破一個口子,這條防線就會崩潰。
可現在地精老將軍選擇靈活防線。
這也就意味著國防軍必須在多個方向發動進攻。
否則就會觸發靈活防線的觸底反彈。
就好比你去戳一個氣球一樣。
如果你不能將這個氣球戳破,那么氣球一定會將你的力量全部彈回去。
機動防線就是這樣的存在……
(晚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