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財閥的軍隊可不僅人數上占優勢,真正強大的是他們的戰斗力。
作為守衛財閥老家的存在。
他們的戰斗力非常強,并且武器裝備也是最好的。
同樣也是財閥最后的底牌。
財閥可不愿意將自己的一切拱手相讓,所以他們自然而然的會愿意血戰到底。
但是他們又想看到其他的財閥崩潰。
首腦知道他們正面根本對不過財閥的大軍,而他們唯一的機會就是利用財閥之間的不和。
表面看起來5個財閥湊出了30萬大軍,實際上這30萬大軍里分成了5個派。
各派之間總會有摩擦與偏見,這就是他們唯一的機會!
而北邊的老將軍此刻陷入了呆滯。
因為他收到了南邊首腦起事的消息。
作為一名將軍,他當然想要回去鎮壓叛亂,但是很快他就冷靜了下來。
因為首腦并沒有下令斷了前線大軍的補給。
雖然五大財閥控制著國家,但是首腦是名義上的統帥。
而且大部分的士兵都更偏向于首腦,只有軍官們才更偏向于財閥。
老將軍在得知首腦沒有斷了前線大軍的補給后,冷靜了下來。
命令手下按兵不動,繼續和北邊的國防軍戰斗到底。
手下的軍官們心懷鬼胎,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財閥的人,所以他們當然希望老將軍率軍南下剿滅首腦。
但是老將軍可不會隨他們的意。
現在好不容易收攏殘兵組織了第二道防線,如果此刻率軍南下,那到時候只會徒增傷亡。
并且會將原本的第二道防線拱手相讓。
第二道防線是老將軍精心挑選的防線。
相比于第一道防線來說更加穩固,因為戰線縮短了將近三成。
第一道防線雖然失守了,但是地精軍隊損失并不大。
只損失了10來萬人。
所以第二道防線遠比第一道防線要堅固。
并且老將軍有先見之明,在第一道防線還沒遭到進攻的時候,就招募老百姓在第二道防線修筑大量的工事。
第一道防線是動態防線,而第二道防線是動態防線+永固工事組成的防線。
隨著戰線的縮小,老將軍也能夠留出更多的預備部隊。
國防軍想要啃下第二道防線必然要付出大量的傷亡。
老將軍用自己的威望摁住了自己手下的這幫軍官,軍官也沒什么話說。
但是財閥們可就不這么想了,他們只會認為老將軍這是在偏袒首腦。
一連發了6道命令,讓老將軍南下。
老將軍一開始還敷衍的接了下來,表示自己一定會盡快集結軍隊南下。
但是后面把老將軍給催煩了,老將軍直接撕破臉皮了。
理都不理一下財閥的命令。
并且非常殺人誅心的說道。
“如果你們的命令能夠讓這個國家變好,我當然會毫不猶豫的去執行,但是你們的命令從來都只是為了自己!”
(晚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