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楚玄遲與墨昭華一同入了宮。
楚玄遲是要與太子辦差,墨昭華則是為昨日生辰的賞賜,入宮謝恩。
帝后與太后以及德妃宮里,墨昭華是可正大光明的去,寧妃處則不好去。
畢竟寧妃給她送壽禮都是找了嘉善公主代勞,她又怎好明著去毓秀宮道謝?
然而等她來到長樂宮,卻意外的發現寧妃赫然也在,她覺得這應該不是個巧合。
果不其然,待她向兩位宮妃行了禮落座,與德妃閑聊了幾句后,寧妃便笑著開了口。
她是最年輕的妃子,貌美傾城,“知你今日必會進宮,本宮特意來等著,也免得你為難。”
昔日她能入宮,便是因著外貌出眾,后續能上妃位,雖不乏宋承安的戰功,但自己也有本事。
文宗帝即便不會沉迷于女色,對美貌女子卻也來者不拒,寧妃這才有了機會,懷上了龍裔。
后來成功生下小皇子,她的地位越發穩固,可把賢妃淑妃純惠貴妃等人,著實氣的不輕。
墨昭華由衷的道謝,“多謝寧母妃為臣媳考慮。”
寧妃卻搖了搖頭,“并非是本宮為你考慮,而是知你定會為本宮避嫌。”
她既然特意私下托人送賀禮,墨昭華又豈會不知她所憂,還去跑她宮里道謝?
德妃淡淡的開口,“昨日本宮也想出宮,可惜身不由己,只能羨慕奕兒與嘉善了。”
墨昭華哀嘆,“姨母定是想念外祖父與舅父,他們與母親和舅母不同,不能時常入宮。”
外男不便入后宮,莫說是德妃,便連元德太后,想要見輔國公與容海一面都不容易。
德妃眉頭微蹙,“可不是,本宮與寧妃妹妹一樣,難得見一次娘家外男,只能念著父兄。”
寧妃神情略顯悲傷,“德妃姐姐至少還能在宮宴能見到容世子,妹妹卻多年未得見兄長一面。”
她說這話時,余光一直關注著墨昭華,想看看對方聽到宋承安會是什么反應,可知當年事。
墨昭華雖對自己的身世有疑,卻并未太過在意,因而對于宋承安之名,也沒太大的反應。
倒是德妃因此想到了容瀟,“本宮的兄長一年是能見上幾次,可弟弟卻也是多年都不曾見過。”
容瀟是小小年紀便只身去了西陲,還不靠父兄,悄悄從小兵開始做起,成長為如今的大將。
墨昭華安慰她們,“姨母,寧母妃,你們莫難過,如今西陲形勢大好,興許他們很快便會凱旋。”
后宮不得干政,但西陲大捷之事,普天同慶,德妃自是也知曉,“借昭昭吉言,愿他們早日凱旋。”
寧妃換了個話茬,“本宮聽母親提過,兄長在家書中交代要為御王妃送生辰禮,不知母親可有做到?”
墨昭華笑著點頭,“昨日臣媳已見過伯夫人,夫人還給了臣媳很好的祝福,禮物臣媳也喜歡。”
寧妃看她滿意,也展顏一笑,安下心來,“如此甚好,兄長在外也可放心了。”
午時,安江旁,臨江仙。
一群客人在大堂用膳,議論起了昨日墨昭華生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