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內院,長秋宮。
楚玄寒正在陪良妃一同用晚膳。
他是得知了后宮晉位之事,忙完后便特意來安慰她。
良妃妒火中燒,“憑什么她一個小賤蹄子,竟爬到本宮的頭上去了。”
寧妃年紀比她小,入宮的也晚,是文宗帝登基后才入宮,而非東宮的舊人。
在她看來,自己既是東宮的舊人,又生了一雙兒女,女兒還被迫去和親南昭。
所以不管怎么說,她也不能被寧妃踩在腳下,若只是晉升為德妃,她勉強能接受。
楚玄寒忙安撫她,“母妃息怒,是兒臣無能,政績不好,不得父皇歡心,連累了母妃。”
他何嘗不想良妃能晉升,畢竟子也能憑母貴,奈何她升貴妃是沒什么希望,如今賢妃也有了。
“這不是寒兒的錯。”良妃不甘心,“老八一個啞巴,老十還是孩子,他們誰又能比得上寒兒?”
她無法晉升,不是輸在兒子上,因為她的兒子比另外兩位的都好,她是輸在娘家不能幫襯。
楚玄寒很自責,“可若是兒臣能如老五那般得父皇歡心,相信父皇定也會晉母妃的位份。”
“老七不是得寵了么?”良妃勸解他,“你看看庶妃,至今還在冷宮關著,所以寒兒莫自責。”
“不,還是兒臣的錯。”楚玄寒堅持道,“因著選側妃與庶妃的事,讓母妃惹得父皇龍顏不悅。”
良妃不想給他壓力,“那只是讓本宮失了點寵愛,還不至于影響晉升,說到底還是陳家不肯幫忙。”
雖說當時她確實心中有些不滿,怪兒子連累她失寵,可終究是親兒子,她又如何舍得怪太久?
“舅舅究竟是怎想的?”楚玄寒接過話茬,“不幫兒臣奪嫡也就罷了,怎連母妃晉升都不看幫?”
“本宮也不知他腦子里想些什么。”良妃恨恨道,“本宮只知德妃與寧妃是靠兄弟才能晉位。”
楚玄寒無奈的嘆息,“文臣在建功立業方面本就吃虧,舅父再不肯幫忙,母妃晉升會很難。”
良妃直咬牙,“本宮小心翼翼,哄了陛下大半輩子,結果還不如那小賤蹄子有個好兄長。”
楚玄寒出主意,“舅父那邊靠不住,母妃便另想他法,看能否抓到她二人的錯,將人拉下來。”
“怕是很難。”良妃早就在這方面動腦筋,“她二人不爭不搶,本宮這么多年都抓不到她們的錯。”
“抓不到便嫁禍,母妃能做到嗎?”楚玄寒倏地壓低了聲音,“尤其是私通,定讓她們再也翻不了身。”
“你以為本宮沒想過嗎?”良妃與他不愧是母子,“但此事根本不可能,他們身邊的人可精明著呢。”
“再精明也有懈怠時,這是母妃唯一的機會。”楚玄寒勸她繼續,“您便辛苦些,讓人多盯著點。”
“本宮也咽不下這口氣,一直盯著呢。”良妃眼里泛著算計的光,“趁他們要添新人,或許真有機會。”
后宮有著嚴格的規矩,貴妃與賢妃所可配置的人數不同,她們晉升后,身邊伺候的人也需要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