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關興必須一鼓作氣再接再厲,將魏軍徹底從漢江以南趕出去。
如此一來擺在關興面前的就只剩兩條路,要么繼續向北再向西,殺穿東三郡將劉備接來南郡,要么掉頭向東,跟關羽合圍曹仁。
關興傾向于接應劉備,原因有三,首先徐晃兵少,比曹仁好對付,打仗向來都是先易后難,先解決弱的,再掉過頭來全力對付強的,哪有扔下弱者不管,反而挑釁強者的道理對吧。
至于跑去打徐晃,扔下關羽獨自面對曹仁會不會出問題,關興表示自己相信老爹,相信關羽能把曹仁死死牽制在皖贛走廊,直到自己把劉備接來南郡。
其次徐晃所在的西城處于大巴山和秦嶺之間漢水江畔,被兩座山脈夾的死死的,現在劉封鎮守西城堵著徐晃進入漢中的出口,自己若是殺入東三郡攻下上庸房陵堵住徐晃的退路,徐晃可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這么好的全殲徐晃的機會怎么可以放棄?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有全殲徐晃的機會就必須抓住,否則過了這村再想全殲徐晃可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最后也最重要的一點,江陵雖然收復了但還不穩定,荊州境內一堆爛事等著處理,關興既沒那個精力也沒那么多人手,必須將劉備接來主持大局。
劉備若是回歸,麾下的人才就會源源不斷的涌入荊州,占領荊州各個重要崗位,迅速穩定荊州局勢,收攏江東人心。
要知道關興打下的地方現在一半的官職都是空缺的,短期或許可以,長此以往可是會出問題的,所以他必須盡快奪回東三郡,打通南郡與漢中的通道跟劉備取得聯系。
至于老爹,先晾一邊去。
但想接應劉備必須有個前提,就是弄清劉備現在的動向,劉備若已撤回漢中一切好說,若還困在隴西戰場說不得就得捏著鼻子給劉封寫信,讓他配合先滅徐晃了。
提起劉封,關興便是一肚子火,半點都不想搭理那貨,倒不是嫌他當日沒救關羽,而是劉封這人腦子有坑。
漢中之戰結束,劉備命宜都太守孟達攻打房陵上庸,又擔心孟達難當大任派劉封從西城過去支援,統領孟達負責東三郡的戰事,也就是說讓劉封做孟達的上司。
當時的劉封與孟達并不熟,一般情況下突然多出個得力下屬必須安撫拉攏才對,但劉封怎么做的?
這貨竟將擁有四千私人部曲的孟達當成了奴隸,多次在公開場合讓孟達下不來臺不說,還強行奪走孟達儀仗隊的鼓吹讓孟達難堪,這特么是一個領導該做的事?
再說了,你特么又不是三歲孩子,搶鼓吹那玩意有啥用?
從對孟達的態度上就能看出劉封的性格,這就是個空有武力沒有腦子,做事隨心所欲絲毫不顧忌別人感受的蠢貨,跟著這樣的領導混是個人都得瘋。
所以關興是真不想跟劉封打交道,派人審訊魏軍俘虜的同時在心里瘋狂祈禱,希望劉備已經撤回漢中接管漢中戰事,否則他就只能低聲下氣的去說服劉封,勸這位祖宗先以大局為重了。
沒等關興想好怎么說服劉封,胡綜趕來嘆道:“將軍,末將問了好幾位魏軍將領,都說沒有見到蔣濟的身影,更不清楚漢中王那邊的消息,有關漢中王情報估計只有蔣濟于禁等寥寥數人知道。”
關興蹙眉道:“那就再問問襄陽以及東三郡的情況,徐晃既然在攻打西城,那房陵上庸呢,何人鎮守,有多少兵馬,還有孟達在什么地方,是跟徐晃打西城去了還是在留守后方?”
胡綜搖頭道:“問了,但他們同樣不知道,他們是被蔣濟贖回的俘虜,回到襄陽之后一直待在營中從未與外界接觸,因此對外界的情況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