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點頭道:“鹽鐵礦肯定是要收歸官營的,但士族的感受也不能不在乎,不能真的半點油水都不給士族留,畢竟士族也是朝廷的中流砥柱嘛。”
關興笑道:“肯定不能徹底打壓士族,非但不能還得重用士族,利用士族的力量快速發展江南,最底層的能源不能給士族,但中間的加工環節卻可以,比如煉鋼廠。”
“煉鋼廠是個耗時費力的產業,單靠朝廷修建的話效率太慢,必須開發民間力量允許士族自建,但有一點,煉鋼廠所需的煤炭鐵礦必須從朝廷手里買。”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黃承彥黃老想修建一座煉鋼廠需要什么,首先需要招募工匠建立煉鋼爐,其次需要購買煤鐵等原材料,最后需要將生產出的鐵器賣出去,這一套流程下來對朝廷有什么好處呢?”
“首先招募工匠解決了許多人的吃飯問題,按照后世的說法就是就業問題,其次采購煤鐵消化了朝廷的儲備,朝廷通過煤鐵能賺一筆,其次煉鋼廠生產出的農具是要銷售出去最后流入民間的,等于是給了百姓快速獲得先進農具的渠道,達到了朝廷推廣新農具的目的,最后還能從煉鋼廠收一筆稅,一箭數雕啊軍師。”
“更重要的是煤鐵等基本的原材料掌控在朝廷手里,黃承彥老實干活朝廷就給他供貨,若起其他歪心思就給他斷供,沒有煤鐵等原材料供應,黃承彥的煉鋼廠還怎么開?”
后世的許多戰爭都是圍繞著能源打的,工業時代誰控制了能源誰就控制了工業命脈,能源才是工業根基,沒了根基,再高的樓也得塌,再大的產業也得黃。
關興繼續道:“還有紡織廠造紙廠以及炒茶廠等,這些根基之上的中間環節都可以交給士族,借士族之手讓咱們所需的工廠遍地開花,從而達到快速推廣的目的,總之士族是朝廷的助手還是朝廷的對手得看朝廷怎么用?”
“所以我的建議是將咱們掌握的技術讓給士族,但前提是士族得用鹽鐵礦山等底層能源來換。”
關興目前所掌握的煉鐵紡織造紙等技術都是一看就會的基礎東西,捂的再緊也會很快流傳出去,因此與其被人整天惦記還不如主動分享,借用士族之手快速提高大漢的生產力,同時還可以發揮民間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碰撞出新的技術。
高手在民間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別忘了后世許多卡脖子的高精尖技術都是民企和有發明愛好的散修解決的。
至于技術流落民間之后會不會被曹魏得去,無所謂,曹魏就算拿到技術依舊與季漢處在同一水平線上,區區模仿者還想超越原創不成?
而且曹魏拿到技術之后肯定會推廣出去發展中原的生產力,這樣等劉備北伐成功,他們接收的就是一個富庶的中原而非殘破的中原。
諸葛亮欣喜道:“朝廷掌控底層能源,士族負責中間生產,百姓和朝廷獲的最終利益,這倒是個好主意,但要制定好政策法律以及稅收標準,給開辦工廠的商人定好規矩設置好利潤空間,不能讓他們胡來。”
關興笑道:“那是肯定的,但這點小事我想難不住軍師吧?”
諸葛亮將剛才說的要點全部記錄在案,說道:“這些事情我先整理一下再找其他人商議一下,最后報給大王,大王同意咱就執行。”
“不過若真照此實行的話需要大量人手,朝廷現在最缺的就是人口,你有沒有快速恢復人口的辦法?”
多年戰亂下來,大漢的人口已經不足巔峰時期的一半了,這是個非常危險的數字,必須盡快采取措施。
關興說道:“我認為目前最重要的不是鼓勵生育,而是縮小胎兒的夭折率,避免胎兒胎死腹中甚至一尸兩命的情況持續發生。”
“我在烏傷的時候做過一項這方面的調查,發現胎兒從娘胎中順利出生的概率不足五成,出生之后能順利長到十八歲成年的不足四成,這太恐怖了。”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