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邑的稻米?
劉備關羽諸葛亮三人呼吸急促的對視一眼,興奮的差點沒尖叫出聲。
他們清晰的記得關興說過,林邑就是后世的占城,從林邑帶回來的稻米可不就是他們心心念念的占城稻嗎?
劉備迫不及待的搶過竹筒用力拔開并扔掉筒蓋,小心倒出些許稻谷放在手心仔細觀察,片刻之后強忍著激動說道:“確實比大漢的稻谷白上一些,顆粒也要大上一些,諸位覺得呢?”
說著將手伸到前方左右移動,好讓身邊眾臣近距離觀察,孫權張昭等人紛紛拿起數粒先觀察再品嘗,咀嚼著稻米神色各異。
張昭將稻米吐到一邊說道:“陛下,此米跟大漢的稻米確實略有不同,但是是否優于大漢的稻米還需驗證,畢竟味道如何只有做熟吃了才知道,畝產如何只有親自播種收割才清楚,還有這米有沒有帶毒或者其他東西,會不會像神策侯釀的啤酒那樣對吧?”
眾人聞言齊齊看向關興,關興尷尬的摸著鼻子抬頭望天,同時在心里誹謗道:“該死的張老頭,你又沒喝我釀造的啤酒,有必要拿這事舉例子嗎?”
眾人卻聽的紛紛點頭,稻米最大的作用是食用,吃了頂餓沒副作用才重要,否則若跟關興釀的啤酒一樣吃了上吐下瀉渾身不舒服的話,產量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說白了傅士仁帶回的稻米還處于原始階段,外形跟大漢本土的稻米差距并不大,遠還沒到只看一眼就令人震驚的地步,有此質疑也正常。
劉巴接茬道:“不管怎么說,大漢多了種農作物也是好事嘛,人吃不了還可以拿去喂牛嘛,傅將軍,能說說你們得到稻谷的具體過程嗎?”
劉備接茬道:“沒錯快說,你們是怎么拿到稻谷的?”
這米的品相雖然不怎么驚艷,但畢竟是從關興口中所謂的占城帶回來的,既是從占城帶回來的肯定有其特殊之處,他相信關興。
傅士仁聞言不敢怠慢,組織了下語言說道:“我跟糜將軍在海上航行月余到達林邑,就是伏波將軍鑄柱的象林縣,林邑國王區連知道漢使到來火速趕到海邊迎接,表現的格外恭敬,讓我們打消了立即出兵收復象林的沖動。”
“隨后子方(糜芳)跟著區連前往王宮,為防止區連發難命臣繼續留守海邊,保證船隊退路的同時勘察附近地形,但林邑王區連回到王城之后并未發難,非但沒有還一如既往的恭順,甚至特意派人給臣送來糧草,其中就有陛下手中的稻米。”
劉備點頭道:“你們做的對,現在確實不是收復象林縣的時機,然后呢?”
傅士仁繼續道:“出海前陛下叮囑臣注意搜尋新糧種的事情臣半刻也不敢忘,所以看到稻米便留了心眼,打聽一番跟著去了稻田。”
“對了,林邑那邊天氣太熱,冬月的天氣跟涿郡的夏天有的一比,因此還長著稻穗,臣趕到田邊發現稻谷長了半尺多高已經出穗了,但當地土著不擅耕種,撒下種子就沒管過,導致田間的野草比稻谷還多。”
眾人聞言紛紛倒吸涼氣,忍不住罵道:“這群無知的土著真糟踐東西,后來呢?”
現場包括劉備諸葛亮在內的絕大多數人都是下過田種過地的,非常清楚種地除草的重要性。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