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點完錢數,劉禪帶人將墓室門重新安裝好,將挖出的土重新填上,將陵寢恢復原狀之后才返回軍營休息。
這畢竟是老祖宗的墳墓,不能真的不管不顧,像曹操一樣拿到錢后就不管了。
那可是自己的親祖宗,不對表的。
返回軍營的路上,包括張盛在內的數千大軍瞬間感覺跟太子殿下親近了許多,有句話怎么說來著,為領導干百次好事不如跟領導干一次壞事,有了這次盜墓的交情,他們可就徹底變成太子殿下的鐵桿了。
休息一夜大手一揮,率隊返回江陵,來的時候滿臉激動,回程路上卻多了幾分忐忑,這事怎么跟劉備交代啊?
再有理由這頓毒打也是免不了的,畢竟劉肇已經去告狀了,鬼知道劉肇會在劉備面前怎么編排自己?
想到劉肇,劉禪果斷放棄僥幸,開始琢磨著該怎么扛住這頓毒打?
話分兩頭……
罵完關興回到家的劉肇果斷收拾東西,帶著兩名子侄騎著快馬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趕去江陵,來到江陵沒有耽擱,打聽一番直奔皇宮。
皇宮依舊沒有蓋好,用柵欄圍著許多豪華帳篷,柵欄門外有個木架,木架上架著一面牛皮大鼓,此鼓名為鳴冤鼓。
鳴冤鼓顧名思義,是普通百姓遇到不公時喊冤用的。
這可不是劉備體恤百姓專門設置的,而是從漢高祖劉邦那傳下來的。
相傳漢高祖劉邦登基不久,有個侄子便倚仗皇族身份胡作非為,某天在街上看見有個叫蘇小娥的少女美若天仙遂生邪念,上前調戲遭拒之后向蘇小娥下了殺手,此時恰好有位游俠路過,救下蘇小娥的同時失手刺死了劉邦的侄子,劉邦得知消息下令將游俠抓捕問斬。
脫險的蘇小娥得知恩公要被問斬深感不安,決定硬闖金殿面見劉邦說明情況,但皇宮戒備森嚴她進不去,無奈想了個辦法,跟姐妹帶著鑼鼓來到宮前敲打喊冤,鑼鼓頻傳驚動劉邦,劉邦召其進宮問明緣由,隨后親自審理案情,放了游俠殺了誣陷游俠的皇侄的狗腿子,事情圓滿結束。
但這事給了劉邦一個啟示,劉邦為方便百姓告狀特意下旨,命各級官衙門口必須設置一鼓一鐘,并規定鐘鼓一響官必上堂,就這樣擊鼓鳴冤之制一直流傳下去。
劉備現在一切都在向老祖宗劉邦看齊,因此剛一登基就設了鳴冤鼓,歡迎百姓前來喊冤,但鳴冤鼓設立至今還沒開過張呢。
劉肇站在皇宮門口看著鳴冤鼓忍不住感嘆道:“高祖皇帝英明。”
說完從懷中取出一片白布,跪在門前用力拉開并高舉過頭頂,定睛一看,白布上赫然寫著三個臉盆大小的潦草大字。
我冤吶……
舉橫幅的同時朝侄子點頭示意,侄子走到鳴冤鼓前拿起鼓槌,掄起胳膊對著鼓面狠狠敲擊下去,鼓聲瞬間傳出數里傳遍全城。
正在王帳中跟諸葛亮議事的劉備聽到鼓聲先是一愣,側耳細聽片刻蹙眉問道:“鼓聲雜亂沒規律,這好像是鳴冤鼓吧,誰在喊冤,誰竟敢跑到皇宮門前喊冤?”
不是,朕設置鳴冤鼓只是裝裝樣子,你還真敲啊?
諸葛亮也有些意外,說道:“不管是誰,還是趕快召進來問問吧,不然待會聽到鼓聲的官員過來了事情可就不好辦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