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工業時代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人才的質量可以不高但數量必須多,最起碼得有個小學或初中文憑,讀的懂基本數據和文件吶。
經歷過工業時代的關興非常清楚基礎人才的重要性,所以早就準備建立學校培養人才了,只是因為沒錢才一直拖著,現在好了,海昏侯他老人家資助了,建立學校的啟動資金有了,現在不建更待何時?
劉禪雖然覺得拿錢建校有點浪費,卻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況且關興花的是自己的錢,又不用他出錢他操什么心?
所以劉禪沒有反駁而是問道:“建校也沒問題,但干嘛讓我當校長啊,我又沒干過怎么知道校長怎么當,再說了當校長得有老師啊,就咱哥仨現在這臭名聲,哪個有名望的大儒愿意來咱仨手下干活?”
在劉禪的潛意識里,老師就應該是鄭玄盧植,士燮諸葛亮那種既有能力又有名望的人來當,以他們大漢三傻的名頭可當不起老師的稱呼。
關興卻說道:“你可是當朝儲君,當校長有什么問題,再者校長是行政職務,保持學校正常運轉就行,又不用上講臺講課。”
這個校長他可不敢當,容易遭遇士大夫的群起而攻,被扣上亂七八糟的帽子,所以還是劉禪來吧,他是儲君,不怕被扣帽子。
關興繼續道:“至于老師就更無所謂了,咱們辦的是啟蒙學校,是鄉村那種教文盲識字的私塾,隨便找幾個識字的就行,沒必要非得去請那些所謂的大儒。”
說實在的,關興是真不想跟那群大儒打交道,一天天全內訌了根本沒時間干正事。
劉禪思忖道:“只是啟蒙的話就無所謂了,這個校長我當就是了,但前提是我不出錢啊。”
這次海昏之行他才分了半成,滿打滿算六千多緡,他還等著糜威回來重建制糖廠呢,可沒閑錢投資學校。
關興聽的直翻白眼,你比你爹還摳啊。
不過無所謂了,只要劉禪愿做校長,頂在前面充當盾牌為他遮風擋雨,讓他有精力安心辦學就成。
計議商定,眾人舉杯正要痛飲,張盛推開帳門走了進來。
關興立刻招呼道:“道長來的正好就等你了,一起喝點。”
現在的道門葷素不忌沒后世那么多規矩,該吃吃該喝喝,啥事不往心里擱。
張盛卻沒心思喝酒,而是直奔主題道:“殿下,神策侯,事情是這樣的……”
聽完張盛講述,在場眾人齊齊驚的張大嘴巴,關興更是不可思議的問道:“什么玩意,兩任長沙王的后人準備集體遷陵,不是我們啥時候說要盜歷代長沙王陵了,對我們就這么不信任嗎?”
劉禪附和道:“就是就是,這是對我們哥仨的污蔑。”
張盛聽的直翻白眼,是不是污蔑你們哥仨不清楚嗎?
見劉禪關興皆是一副信任被辜負的失望表情,張盛忍不住提醒道:“殿下,神策侯,要不你倆聯合發個通報,保證不盜歷代長沙王陵,這樣劉吳兩家或許就打消遷陵的念頭了。”
關興連忙拒絕道:“不行,這是好事,錢拿出來扔到市面上流通總比埋在地里長毛要好不是。”
朝廷為什么年年采銅還年年鬧銅荒,因為大漢的百姓太節儉了,都想賺錢卻都不舍得花錢。
尤其是士族,賺錢能力如鯨吸水,花錢能力卻如水穿石,辛苦賺來的錢不舍得花,全部埋在倉庫里留著應急,但問題是哪有那么多急可以應啊。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