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都說道這份兒上了,王茂平也只好答應了下來,不過明天的文會就是個鴻門宴啊,估計是被自己一個縣學的生員壓了他們一頭有些不爽吧。算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如今的自己可不會被他們輕易的打敗。
“張兄,你打算什么時候回書院?”王茂平開口問道。
“過兩天吧,明天府學的那些生員非得邀請我參加文會!”張賀清開口道。
“張兄也要參加嗎?”
“難道王兄也要參加?”
雙方對視了一眼,張賀清笑道:“估計是府學的這些人被你折了面子,這才想著邀請你參加,通過比試來挽回一些顏面。”
王茂平苦笑道:“我猜也是這樣。”
“不過他們的如意算盤竟然打到了王兄的身上,還真是不知深淺啊!”那些人哪里知道面前的這個人可是個扮豬吃虎得主兒。這下估計是要陰溝里翻船了。
張賀清可是在兩年前升入的儒文齋,可依舊是比不過今年剛升齋的王茂平,更何況是這些府學的生員。
第二天,王茂平來到府學時顧天錫已經等在了那里。
“王兄,你可算來了,我已經恭候多時了!走,我先帶你參觀一下府學。”顧天錫一臉的熱情。
東營府學自然是比上陽縣學要大上不少,只比天奉書院小一些。不過王茂平私心的認為還是書院的布局和景色要更勝一籌。
等王茂平和顧天錫到達沁竹軒的時候,已經有十多個人等在那里。眾人相互見禮后,文會也就正式開始了。這些人顯然是早有準備,王茂平也準備見招拆招。
第一道題目“名不稱焉”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名聲與實際并不相符。顯然這些人是早有準備,片刻后便提筆寫了起來。
文會上的題目基本上就是以幾句話來概括自己的觀點,這就要求答得必須簡明而精彩。王茂平倒是沒有著急動筆。
題目的出處如果是換做一般人的話,還是要思考一會兒,不過對于王茂平來說見到題目后他就已經想到了出處。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出自《論語·衛靈公》第十五篇第二十章。意思是說君子擔心死后的名聲不被人稱道。
其實這句話的關鍵點就在于這個“稱”字。君子擔心的是名聲不被稱道嗎?實際上君子擔心的是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稱的起名聲。
能力到了,即使沒有名聲,君子也可以坦然接受。名不副實,才是君子之所擔心的。
王茂平思考后開始動筆寫了起來,“君子學以為己,不求人知。常修己以自立,抗節礪行,譽之而不喜,毀之而不懼!
答好后,就發現在場的人基本上都已經回答完畢,應該就是在等自己。等等!還有另一個倒霉蛋張賀清。
王茂平和張賀清都在天奉書院讀書,按理來說答題的速度最起碼不會比在場的這些人慢,可如今卻落到最后,顯然是故意要給他們一個下馬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