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為了能夠更好的為百姓們傳達朝廷的政策,官府已經為差役們請了專門的先生,教他們識字。
說實話州衙里識字的差役就那么幾個,每當貼告示的時候都有點忙不過來,必須要提高他們的文化普及率才行,不要求他們會吟詩作對,做文章,只要能夠認字,把告示上的內容給百姓們傳達清楚就可以了。
因此如今的差役散值之后可都是要上課的,每天半時辰,如果有輪值的情況,則是需要在白天將功課補回來才行,別管多大年紀,一個都別想著偷懶。
這些人怎么也沒有想到,小的時候沒有能讀書,如今這個年紀卻是補回來了。而且不僅如此,先生會盡職盡責的檢查功課,一旬一小考,一月一大考,也算是讓他們體驗了一下學堂生活。
至于偷懶摸魚,他們敢嗎?不論是小考、還是大考,成績可都是會呈遞給知州大人,通過了還好,不通過的話還有機會見到大人,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交流呢。
所以每次的考核他們都是相當的緊張,生怕一不小心,以這種方式在大人面前露臉。
就連教書的先生都有些感慨,雖然這些差役的年齡比他之前教的學生要大了一些,甚至有幾個比他的年齡還大,但是真的很認學啊!
告示墻前,百姓們聽到晴雨計這個名字都是有些發懵,好家伙,可以預測是否會下雨,真的假的啊!
差役將具體的制作方法和圍觀的百姓們講述了一遍之后,有好奇的就準備自己動手去試一下,到底有沒有用,自己做一個親自驗證一下不就好了嘛!
不過也有一些人不想動手或者家里沒有現成的材料,這就讓一些人嗅到了商機,也就過了一天的時間,晴雨計就開始出售,比之前差役動手做的那個還要美觀一些,價格也便宜,所以銷量還是很不錯的。
百姓們將晴雨計掛在通風處之后,就開始盼望著下雨,畢竟都想看看這東西到底靈不靈,所幸老天還算是給面子,下了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
“剛才我摸了一下這上邊的紙,有些發潮,沒想到還真的下雨了啊!”
“可不,我這一天可是要看上好幾次呢!”
如今百姓們閑聊時候的開場白除了“吃了嗎!”
如今還多了一個“一會兒是不是要下雨了!”
看來,這晴雨計還是挺受百姓們歡迎的嘛!
王茂平聽到后也挺高興,以后如果再看到這些小發明小制作可以繼續給百姓們進行普及的嘛。
而另一邊田力淮已經開始走訪阜安州官田所在的農莊,力求找到一些經驗最為豐富的農人。
此時已經到了初夏,天氣開始逐漸的熱了起來,地里的農活并不是很多,因此有很多年輕的佃戶會去到城里打一些零工補貼家用,所以莊子里人并不是很多。
往年佃戶們的日子并不好過,雖然他們租種的是官田,但需要交的租子也并不比租種一些地主家的田地少,也只能勉強的去維持生活而已。
不過自從新任知州上任以后,官田的租金卻是減少了很多,他們的日子總算是好過了一些,以后沒準可以攢一些銀兩,買上兩塊地呢!自己可以是佃農,但總是希望自己兒子、孫子可以擺脫這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