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平輕輕的笑了笑:“我第一次接到圣旨的時候確實是年紀輕輕。”
不過當年的圣旨主要是下給當時的張知縣,當年的自己就和如今圣旨上的農人差不多,只不過當時圣旨上可有自己的名字,賞賜也比他們要豐厚。畢竟那次賞賜的也就他們三個人而已。
安初筠自然是聽出了王茂平的弦外之音:“夫君之前還接到過圣旨?”夫君出身農家,而且前些年一直在求學怎么會接到圣旨呢,安初筠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嗯,當年的我可是連秀才還沒有考中呢!”
那還是自己十四歲的時候,如今自己過完年已經二十四歲,十年的時光,都已經成了回憶,王茂平不禁有些感慨時光的荏苒。
可還沒等感慨完,就被自家媳婦給打斷,她可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事情的緣由。那一抹時間飛逝的小傷感被拋在腦后,開始給安初筠講了起來。
聽過王茂平講述,安初筠是更加的佩服不已,自家夫君竟然在十幾歲的時候,還制作過農具,獲得了朝廷的賞賜。
“初筠,那黃金百兩,我想拿五十兩出來!”半晌,王茂平開口道。
“嗯,好啊!”
好家伙,自家媳婦答應的也太快了一些,哪怕考慮那么一下下也好啊!五十兩黃金。怎么說也是五百兩白銀不是!
“你就不問問我用這金子做什么?”他剛才打的腹稿,不說出來難受啊!
安初筠笑了笑:“那夫君想要用這金子來做些什么呢!”
自家夫君平日里也就宴請官員,獎勵下屬,買書,還有給她準備一些小驚喜之外,幾乎是不花銀錢的。更和揮霍這個詞沾不上邊,想來這金子,他肯定是有用處。
“我準備將這五十兩黃金,放到濟貧的銀錢之中。”王茂平開口道。
如今州衙有一個濟貧的銀錢賬目,除了百豆坊之前約定的分成之外,州城富戶鄉紳們的捐助也會登記在此,除了用來在年末給州城貧苦的人家,買些東西外,也用來對他們平日的救助。
每一筆銀兩的收支,在賬目上都清晰可見。州衙的官吏們也沒有人敢打這銀兩的主意。而且賬目都會對那些捐贈者進行公開,畢竟人家慷慨解囊,自然是有知情的權利。
而王茂平也想要為阜安州的貧困人家,捐贈一些銀錢。說實話,如今有匠蘊坊和浴華樓的分成,他手里的銀錢也是相當的寬裕,但是師出無名。
如今得了朝廷的賞賜,正好可以拿出來幫助那些貧苦的百姓,這也算是名正言順。
“初筠覺得怎么樣?”王茂平看向自家媳婦,想來她肯定是可以理解自己的。
“能為阜安州的百姓做些事情,不但夫君高興,初筠也覺得很開心。”安初筠臉上帶著笑意。
自家夫君對于阜安州的付出,她都看在眼里。他希望阜安州可以物阜民豐,百姓可以安家樂業。
這些金子想來也帶著夫君對于阜安州,對于百姓的愿景,她作為妻子則希望,夫君的愿望可以早日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