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兒子說完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后,王茂平接下來也沒有忘記問兒子有沒有想出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自然是從小培養。
而王瑞崢雖然年紀小,但是也給出了自己的辦法,而且相當的直接:
“崢兒決定和隔壁宅院的人談談。讓那人換個時間。”
“如果那人不聽呢?”王茂平繼續問道。
“既然有錯在先,還不肯悔改的話,那崢兒就要反擊了。”
“哦?如何反擊?
“自然是,是以其人——”小家伙想用個成語,但卻沒有用明白。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為父再給你講一遍……”小家伙自己又給自己找了一堂課。
至于兒子想的解決方法,和后世一些鄰里矛盾的解決辦法似乎沒有什么不同。王茂平并沒有對方法提出意見,只是讓兒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解決。
于是小家伙便帶著鼓勵出發了,為了以防萬一,夫妻倆便讓白景陪同,而閨女是個愛湊熱鬧的性子,主動要求一起去,一大兩小提著兩包點心,敲開了鄰居家的大門。
“爹爹,娘親,崢兒可厲害了。我看到那個夫人眼角抽了好幾下呢!”閨女全程看著她弟弟的表現,回到家的時候,還不忘在夫妻倆的面前學一學。
“您家是不是遇到了難事兒,無法入眠,才會在夜里彈琴吹笛?”
“聽到您家傳來的聲音,我都跟著傷心的睡不著覺呢。”
“如果遇到難事還是要盡力解決的……”
“……不然,不僅自己會難過,也會影響到其他人……”
“……”
果然,有的時候小孩子出面,更容易解決問題,至少當晚,隔壁院子安靜了很多,沒有才藝表演的聲音傳來,清凈了不少。
除夕這晚,王茂平一家四口去到了大舅哥家,算是熱熱鬧鬧的過了一個年。
而第二天是正旦,自然沒有睡懶覺的機會,雖然還沒有到考察大典的時間,但像王茂平這樣回京述職的官員都要參加正旦朝覲。
六年前他參加過一次,因此也算是輕車熟路。在火光之中,在儀仗護衛的注視之下,跟著官員的隊伍穿過承華門,一路來到了午門外,此時天還沒有亮。
盡管官員很多,隊伍很長,但不僅沒有任何說話聲,咳嗽聲,眾人的呼吸聲都放的很輕。即便是等待,所有人也都站的整齊,不敢左顧右盼,東張西望。
鼓聲響起,隊伍再次出發,穿過掖門向著奉天殿的方向而去,到達殿前的廣場,鳴鞭之后分列在了御道的兩側站好,靜靜地等待著。
王茂平在隊伍中站的筆直,看著前邊人的衣袍。每到這種按照品級列隊的時刻,就能夠清楚的認識到,究竟有多少人官職在自己之上,真是好多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