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沒有見過極為聰慧的孩子,小小年紀熟讀詩書,出口成章,才學似乎都能趕超成人。
但王家的兩個孩子卻不同,不是表現出少年老成的樣子,也不是滿腹詩文,但是懂得的東西,卻是滿腹詩文的聰慧之人平日里并不會注意到的。
兩個孩子之前雖然表現的很討喜,但這并不意味著,自己就會偏向他們。就比如,她知道李貴妃在打什么主意,卻不會因為那一份討喜,而去阻止李貴妃。
能夠解決那自然再好不過,解決不了那就是技不如人,也只能認。在后宮這么多年,作為太后最喜歡的從來不是討喜之人,而是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的人。
后宮中的爭芳斗艷是如此,那些官員們的后宅同樣如此,而在后宅中沒有鶯鶯燕燕的情況下,她想要看一看,這一家人到底有幾分本事。
“回太后娘娘,這些都是肇原府農事手冊上的內容,農人們都要學,年兒和崢兒也要學。”姐弟倆的回答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王曦年負責打前陣,而王瑞崢負責補充。
“秋收過后,天已經涼了下來,這個時候,在墻角,樹下,雜草堆里以及那些那些枯萎的葉片上……”
王瑞崢講述的是秋收過后在府衙那個小小的園子里,他和姐姐會做的事情,同時也是肇原府百姓在秋收過后為清除害蟲的忙碌。
“哀家聽皇帝提起過肇原府,神情中多有欣慰,如今聽了年兒和崢兒的話,以小見大,倒是也能夠親身體會到皇帝當時的心情了。”太后的這句感慨發自真心,而隨聲附和的夫人們是否感同身受那就不確定了。
不過,相較于大人們的感慨,兩個孩子的心神似乎還停留在蝴蝶本身。
“如今已經到了九月,菜粉蝶應該很難見到蹤影了才對,或許是今年的天照比往年暖和?這還是一只比較少見的鵝黃色。”王曦年輕聲的呢喃著,隨后手輕輕的松開,蝴蝶似乎沒有受到什么影響,煽動著翅膀飛離。
“年兒既然討厭這只蝴蝶竟然還愿意將它放了?”太后看著王曦年的舉動笑著問道。
一眾夫人覺得此時是王曦年展現憐憫與惻隱之心的好時候,但小姑娘顯然沒有按照她們的想法開口:
“只有一只而已,年兒覺得翻不出什么浪花來,如果是成群而來的話,即便落在花草樹木上成為亮眼的點綴,那這份點綴也是有代價的。”
在王曦年看來,既然她已經表現出厭惡來,那么就不會再去憐惜,而是要把這份厭惡堅持到底。
所以她的話表述的很明白,即使變成了蝴蝶,但是如果數量多的話,就意味著繁衍的幼蟲會更多,不是搖身一變,之前的后果就與其無關。
“嗯,年兒說的不錯。”顯然,王曦年的這個回答,更加讓太后感到滿意。
黃氏和劉氏再次為自家小姑娘感到驕傲,而安初筠卻好像明白了李貴妃在打什么主意。那就讓她看一看這出好戲,究竟會不會上演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