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羅馬方面說要北海三方全部脫離東陸才有可能在面對東陸反撲時派十字軍援助,但雷菲爾他們應該不知道,那不妨讓他們相信十字軍整裝待發準備援助自己了。
羅德馬爾挑釁的看著雷菲爾。“如果你覺得靖州能夠挺過這三輪攻勢,就帶著我的戰書回去交給你們的二圣吧,我們戰場上再見。”
雖然羅德馬爾說不準西古德與威士榮現在到底想不想與冰島開戰,但是雷菲爾與武同甫肯定是不希望現在開戰的——談判失敗引發戰爭的責任他們擔不起。
“這就是你談判的誠意嗎?”雷菲爾臉上的表情果然從方才的戲謔變得嚴肅起來。“你的意思是如果西居爾家族覆滅就要讓整個北海為你們陪葬嗎?”
“我可沒說一定要非得兵戎相見血流成河。”羅德馬爾輕輕一笑。“這就是我舉行這次會談的目的——是成為盟友還是敵人,你們自己選擇。”
會場再度陷入沉默,兩靖的使團一陣交頭接耳,過了好久才重新回到談判中。
“就算我們支持北海脫離東陸獨立,但東陸是大國,無論兵力還是資源都遠超于我們,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如果與他們發生沖突無疑是一場苦戰。”雷菲爾說。“就算最后取得勝利也很可能元氣大傷,到時候歐陸那些對北海虎視眈眈已久的君主們難道不會坐收漁利嗎?”
“這就是我為什么要皈依天主教并請求十字軍援助的原因。”羅德馬爾知道談判已經回到正軌,會談的天平已經逐漸平衡。“如果東陸能夠接受羅馬方面的調停最好,那樣的話甚至不需要開戰也不需要十字軍介入北海——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你說的那樣,‘攘外必先安內’,現在東陸的國王與龍王面臨的內部矛盾不會允許他們肆意發起一場后果未知的遠征。”
“就算開戰,現在我們在地中海和文蘭依然還有很多港口與貿易站——像我說的那樣,西居爾家族依然有足夠的影響力吸引十字軍與我們并肩作戰——你要知道,東方教會與西方教會并之間的矛盾只是正統性之爭,但是挪威教會已經被羅馬教廷認為是異端,他們除了會在北海戰場上提供援助,還會從日德蘭半島方向對挪威本土發動進攻。”
“所以你是打算放棄自己的文化信仰來換取西居爾家族的延續嗎。”雷菲爾依然試圖占據談判的制高點。“如果你帶領冰島投靠羅馬教廷,那我們怎么能確保以后你不會用同樣的理由率領十字軍向我們發起進攻?”
“你覺得北海的信仰文化是什么呢?熾翼帝國的那一套嗎?他們留下的殘垣斷壁都快消失了。東陸諸神嗎?連東陸都已經忘了祂們了。宋國傳承嗎?他們遠在世界的另一端呢。”羅德馬爾不屑的搖了搖頭。“現在最適合北海的就是天主教,別忘了你們和我們的血脈中都有著法蘭克的血統——雖然現在的東西方教會依然處于分裂之中,但是繼承古羅馬基督信仰的天主教教會毫無疑問是信仰的主流,從文蘭到小亞細亞,大半個世界已經皈依。”
“至于我會不會發動十字軍對你們的戰爭——你們也知道那些十字軍并非聽命于我,他們對占領這片世界邊緣的土地并不感興趣,他們真正在意的是大洋另一邊的文蘭。”羅德馬爾開始更進一步來打消雷菲爾他們的疑慮。“只要能有一個穩定且公平的政權來讓北海繼續發揮文蘭與歐陸中轉站的作用,對他們而言就足夠了。也就是說只要你們不主動向冰島發起進攻,十字軍也沒有必要進攻你們”
“而且奧克利多修士也已經向你們保證了,羅馬教廷會給你們一定宗教文化自由,給北海足夠的時間進行文化信仰變革而不會被視為教會的敵人。”說到這羅德馬爾看向會場上的龍們。“你們也不用擔心接納歐陸的文化信仰會讓龍族的地位下降——你們自己想想,教廷完全沒有理由反對龍族皈依上帝,真正阻擾這一進程的是歐陸那些別有用心的世俗封建主。”
羅德馬爾最后把視線集中到武同甫身上。“武正使你方才也說了,北海是龍族文明的發祥地。而言對于羅馬教廷能夠讓這里基督化會被視為天主教信仰的一次勝利。而對我們而言,這是我們依靠自身的影響力在世界范圍推動龍族宗教地位平等化的機會——到時候不是他們影響我們,而是我們影響他們。”
這些話雖然不足以讓雷菲爾與武同甫他們完全信服,但也能夠打消他們的一些疑慮——在又經過一番討論后雷菲爾終于給出了他們的答復。
“此事重大,我們也不能獨自做出決定,我需要回去一趟親自請示。從水陸來回大概要八九天的時間,還請閣下靜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