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仿若一顆巨大的火球在炙烤著大地。
一個看起來只有五六歲的孩子一個人走在通往縣城的道路之上,腳步不急不緩,如閑庭信步一般,根本沒有半點吃力的模樣。
而隨著縣城越來越近,路上的人也漸漸的多了起來,有趕著牛車的,也有坐著馬車的,當然,更多的則是走路到縣城的附近百姓。
一些百姓見到這樣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獨自一個人走著,還好心的過來問他是不是跟家人失散了,還有想要幫他找家人的。
可惜的是,這五六歲的孩子卻只是淡然一笑,而后走到旁邊去了。
見到如此,這些好心的百姓雖然還有些擔心,可卻也沒有再多問,否則再糾纏的話,說不定就被人當人販子了。
而這個人,自然就是剛剛從王家村離開的李承明了。
走了一個多時辰,終于隨著之前王明所指的方向,他終于來到了離王家村最近的縣城,也就是薄縣。
站在鋪著石頭的官道邊上,遠遠看著這座足有三四丈高,外面似由石頭堆砌的城墻,李承明的臉色不由微微詫然,“果然,這已經不是自己知道的那個歷史的漢朝了!”
他可是到過長安的人,在大唐世界,就算是京畿長安,亦不過三丈來高,由青磚加夯土建筑而成。而眼前這薄縣不過只是一個區區縣城,竟然連城墻都有如此宏偉之姿,實在令人難以想象這大漢朝的其它重關的城墻該有多么雄偉了。
目光從城墻之上移開,李承明看了一眼不遠處進出口的兩個城門,這兩個城門一個為進,一個為出。
出城的城門倒是很是順暢,除了有兩個守衛的士卒之外,并不禁止出城,但是想要進城卻沒有那么容易,不僅每個人都需要交上一文錢的入城費,還需要拿出一枚兩指寬左右的鐵片讓守衛城門的士卒進行檢查。
一文鐵的入城費,看起來并不多,很多百姓都排著隊交錢,也沒有半點不情愿。
可惜的是,李承明現在身上可沒有大漢朝的錢。
除此之外,還有那一枚兩指寬的鐵片,若是他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就是漢朝的“身份證”之類的。
古代對于普通百姓的戶籍管理還是非常嚴格的,就如秦朝沒有傳、符,一被官府抓到,馬上就是被抓去當苦力,甚至于你想投宿客棧都沒有人敢接收,其實就相當于后世的身份證。
漢朝雖然不是秦朝,沒有那么嚴苛的法度,但是對于普通百姓戶籍的管理還是有的。
不過,雖然沒有錢和“身份證”,但想要進縣城,卻也難不倒他。
李承明站在縣城之外看了一會兒,而后沿著縣城的城墻走到了一處偏僻處,在見到沒有人之后,手中手印一結,而后整個人便沉入了地底。
片刻之后,李承明的身影便在縣城的一個偏僻無人的巷子中從地上冒了出來,看了一下自己現在的身形,右手豎起一個虎印,而后“嘭”的一聲,原本一米二三的身形瞬間變成了一個身穿著粗布短衫,頭上裹著一塊襆布的青年。
低頭看了一下自己的模樣,滿意的點了點頭之后,隨后李承明便從這小巷子中走了出去。
走過兩條街巷,終于來到了大街之上,只見街道之上哪怕現在正值午時,也依舊車水馬流,兩邊還有一排排的店鋪,時不時有百姓進出,看起來極是熱鬧。
李承明看了一下,而后隨著人流開始在街上看了起來。
就算是在前世,李承明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會出外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