緞,二十一萬七千六百余匹;
……
糧,十六萬五千三百余石;
水田,九萬一千八百余畝;
……
看著手中這一張查抄所謂梁府的家資清單,李承明不由眉頭微挑,臉上閃過一抹震驚之色。
不怪李承明如此,因為這張清單實在是太讓他震驚了,甚至讓他有一種發大財的感覺。
沒辦法,在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前,李承明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而已,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三五千塊錢,也就勉強達到溫飽線,甚至如果到了大城市,還要托國家的后腿那種。
可是看看現在手中這張清單,單是黃金就有五千三百六十二兩,大唐的一兩相當于現代的37.3克左右,也就是說,單是這個梁府就藏有黃金二百公斤左右。
如果再換算成當時重生之時,黃金價格大概在320元左右,也就是足足六千四百多萬。
這讓每個月只有三五千塊工資的他,都感覺有些熱血上涌了。
而且,這還只是這個梁家所藏的黃金而已,其它諸如銀子、銅錢、布帛以及糧草,加起來比之這黃金的價值高了十倍以上。
不夸張的話,就算只憑著這個梁家的家資,都足以養活一個十萬大軍。
一個小小的縣城世家都有如此家資,可悲的是,之前他在萬年縣查抄了整個萬年縣的府庫,卻也才走到區區三萬石糧草,連這梁家所儲蓄的五分之一都沒有。
一縣之資,不敵一家,不外如是!
更何況,這僅是一個梁家而已,李承明又看了看手中那疊帛布,除了梁家之外,后面還有數個大戶、世家,雖然所查抄的家資不及梁家,但數目卻也不少,最少的儲糧都在五萬石以上。
“王縣令,這梁家是什么來歷?”李承明揚了揚手中的帛布,看著底下的王福生道。
“回殿下,這梁家原乃是北朝時期的齊朝外戚,已歷經近兩百年之久,北齊滅國之后,他們便搬到了會縣之中,主要從事鹽、糧、布帛買賣。”王福生拱手回道。
聽到王福生的話,李承明微微頷首,難怪家財如此之多,原來是已經傳承了近兩百年的世家。
再想想整個大唐,一個傳承只有不足兩百年,僅在會縣中的小世家便已經聚了如此多的家財,那那已經傳承了上千年的五姓七望,還有各地豪門貴族,這些家族的底蘊該有多么的驚人。
“好了,本王知道了。”李承明擺了擺手,也不再多問,而后看著一旁的王虎道,“王虎,你親自去讓駱寧派人跟著王縣令進會縣,把所查抄之物全部帶回大營!”
“是,殿下!”王虎接令之后,隨后在王福生的告退聲中,帶著王福生走出了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