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華門進入,向西是文華殿,向北便是春和門,進入春和門,就是春和宮。
宦官引著顧正臣走入一處庭院,院中青竹數枝,桂花正香。
長廊寬閣,視野開闊。
亭閣之中,已有五六人落座,侍女捧著月餅、瓜果送至。
宦官安排道“太子尚在宮中,需晚些時辰回來,留下話,讓顧先生隨意,莫要拘束。”
顧正臣謝過,便走向長亭,對看向自己的眾人行禮“顧正臣見過諸位先生。”
眾人行禮,面面相覷。
顧正臣在眾人錯愕的目光中拿了一塊月餅,走至走廊暗處,自顧自地享受起來。
太子賓客梁貞揉了揉眼,對一旁的太子賓客秦庸、盧德明、張昌等人說“那人是誰,如此大膽!太子未至,竟敢先動月餅,無禮之人,怎來得東宮!”
秦庸瞇著眼看去,沒錯,這個家伙竟然真的吃上了月餅,你妹啊,懂不懂規矩,懂不懂禮儀,主人家都落座,你一個客人先動筷子了,成何體統!
張昌譏諷道“這應是鄉野之人吧,你們也知道,朝廷察舉人才,不少出自山野之間,狂狷慣了。”
盧德明連連點頭“只有如此,可解釋此人粗鄙行徑!只是,這種人不能留在東宮,陛下說了,教導太子,當以德行為主。如此之人伴在太子身邊,何來德行之教?”
“是極。”
眾人齊聲。
顧正臣自然聽得到這群人說的話,畢竟又沒有避著說,只是并不在意,太子都說了隨意,那就隨意點吧,畢竟這天都黑了,看這一桌子瓜果月餅,想來太子也沒準備其他吃的。
大明此時的月餅,并不怎么美味,就是一松子餅或椒鹽餅,里面加的餡就這么幾樣,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喜歡吃甜的加點糖,喜歡吃香的,弄點豬油進去。
像后世五花八門,不包裝一塊,包裝五百的月餅,大明是沒有的,此時過節也不送禮,送禮也不送月餅……
中秋供月以餅,取團圓之象。
說白一點,明初的月餅更多是一種供品,吃是次要的,想要追求口感,還得等個幾十年……
便在此時,一個頭戴蓑笠之人從遠處走了過來,路過顧正臣之后,又退后兩步,抬起頭看著顧正臣,沉聲問“你是何人?”
顧正臣抬起頭,將口中的月餅吞咽下去,起身行禮“在下顧正臣,敢問先生是?”
“你連我都不識,如何來的東宮?南世卿,你身為東宮帶刀舍人,竟如此疏忽怠慢,不顧太子安危,我定奏報陛下,嚴懲你等!”
蓑笠之人大聲呵斥。
南世卿聽聞動靜,連忙跑來解釋“李先生,此人是太子邀請而來的客人,并非我等怠慢。”
李希顏抬手向上推了推蓑笠,露出有些蒼老的面容,盯著顧正臣看著,拱手道“東宮太子賓客李希顏。”
顧正臣凝眸“久仰,久仰。”
李希顏甩袖而過,絲毫不給顧正臣面子,梁貞等人見李希顏來了,紛紛站好行禮。
顧正臣坐了回去,絲毫不介意李希顏的古板與威嚴。
這個家伙別說自己的面子不給,就是連老朱的面子也不給啊。他是諸王子老師,不止是朱標,就是朱老二、老三、老四等人一起來了,也得恭恭敬敬喊一聲“李先生”。
尤其是老二朱樉,因為聽課不認真,直接被李希顏拿尺子體罰,打的不是手心,而是腦門。即使朱元璋心疼,恨不得將李希顏給砍了,但馬皇后說了“哪里有用堯、舜的標準,來教訓你兒子,反使你發脾氣的?”
就這樣,李希顏課照上,尺子照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