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命?</br>李鶴、梁斌打了個哆嗦,不知道劉賢為何出此下策。</br>梁斌上前,伸手攔住要離開的劉賢,急切地問:“劉兄,何至于此?”</br>劉賢推開梁斌的胳膊,沉重地:“李兄、梁兄,念在我們多年交情,我告誡你們一句話,千萬不要得罪顧知縣!”</br>李鶴與梁斌臉色一變。</br>劉賢回過頭,看向妻女,叮囑道:“我出去經商三年,三年之后回來,這期間家就托付給你了。”</br>不顧妻女的挽留,劉賢毅然決然走了出去,剛到大門口,就看到一輛馬車緩緩而至,馬車的窗簾挑起,前典史陳忠正注視著劉賢,目光深邃地問:“怎么,這是要逃難?”</br>“陳典史。”</br>李鶴、梁斌跟出來行禮。</br>陳忠微微搖頭:“莫要叫什么陳典史了,我已離開縣衙,如今是百姓身。”</br>李鶴、梁斌對陳忠的離開很是惋惜,此人做事仗義,多年來承蒙其照顧,日子才過得下去。</br>陳忠看著一臉木然的劉賢,呵呵笑了笑:“你似乎對我的離開一點都不驚訝?”</br>劉賢目光中透著恐懼,微微搖頭:“陳典史,所有人都低估了顧正臣,句容沒有任何人能是其對手!不要再與他為敵,也莫要再想什么回到縣衙,現在收手,遠走他鄉,尚有一線生機,再晚,所有人都得死!”</br>陳忠臉色凜然,李鶴、梁斌駭然地對視著。</br>顧正臣不就是一個尋常舉人,他背后能站著誰,讓劉賢出如此話來?</br>陳忠放下簾子,從馬車上走了下來,至劉賢面前,沉聲問:“你在金陵聽到了什么?”</br>劉賢不自然地笑了笑:“聽到了什么?呵,不怕告訴你們,我到了金陵,到了御史臺,甚至連文書都交上去了!”</br>“然后呢?”</br>李鶴急切地問。</br>劉賢沒有理睬李鶴,而是看著陳忠:“監察御史一聽是檢舉句容知縣顧正臣,臉色大變,拿著文書去找了御史大夫陳寧,陳寧命人將文書退回,將我趕出了御史臺!”</br>“什么?”</br>陳忠、李鶴、梁斌震驚不已。</br>劉賢握了握拳,似乎在鼓足勇氣:“后來有人直言,若我再送來揭發顧正臣不法事的文書,就讓我死!由此可見,顧正臣身后站著的正是御史大夫陳寧陳烙鐵!”</br>“這……”</br>陳忠張著嘴巴,李鶴、梁斌有些哆嗦。</br>劉賢想起顧正臣那張笑起來很和煦的臉,不由得打了個冷戰,陳烙鐵是什么人,什么手段?</br>他是個酷刑之人,狠厲之人,早在蘇州當知府的時候就“名震”四方,敢拿著烙鐵逼迫百姓交糧食!</br>能被陳寧看重,并為其撐腰的顧正臣,其手段怎么可能柔和?</br>物以類聚,人以群分!</br>不用,顧正臣所有的平和都是偽裝的,他一定有暴戾的一面,一定有不擇手段的一面!</br>李鶴面色蒼白,不安地:“聽聞衙役逮捕郭杰時,直接斷了幾個饒手,就連郭杰都被人差點打死!縣衙里有這等厲害衙役嗎?”</br>陳忠深吸了一口氣:“顧正臣身邊多了兩個身份不明的人,一個留在了知縣宅,整日不知在做什么。一個充為衙役,名為姚鎮,聽是他在菊花宴上動的手。”</br>劉賢苦笑不已:“陳典史,郭家打手你是知道的,不敢一個打五個,對付兩個衙役還不在話下。可就是這么強橫的郭家,在郭六爺的菊花宴上,下死手抓人,若顧正臣沒有倚仗,誰敢相信?他必是清楚,無論在句容掀起多大風波,都無人能將他怎樣。”</br>陳忠擦了擦冷汗,轉身回到馬車上,對車夫:“馬上回家收拾行李,我要先行離開句容。”</br>娘的,陳烙鐵護著的人,得罪不起啊。</br>聽陳寧與胡惟庸關系密切,如此來,顧正臣不止是陳寧的人,還可能是胡丞相的人?</br>不玩了!</br>老子走人還不行!</br>陳忠畏懼了,原以為顧正臣毫無背景,毫無根基,可誰成想,人家根基深著呢!</br>別顧正臣有沒有手段,就只憑著這點背景,誰都無法與其抗衡!</br>李鶴、梁斌見狀,各自回家,只不過很快就被帶到了郭家。</br>郭典、郭善、郭六都在。</br>李鶴、梁斌心不在焉,想要話,卻被郭善打斷,讓安心等著,兩人不知等什么,直至看到劉賢被帶了過來。</br>郭家是句容的地頭蛇,攔住一個想走的人還是容易。</br>幾位老人都在,郭昇只好垂手在側,看向劉賢,嚴厲地:“將你在金陵的見聞,一字不落地出來。”</br>劉賢知道郭家的厲害與手段,將事情原原本本講述了一遍。</br>郭典從頭到尾都沒發話,只是安靜地聽著,直至劉賢完,才動了動拐杖,笑道:“看來咱們這位新來的縣太爺不簡單啊。”</br>郭善皺著眉頭,問劉賢:“你方才所言,在御史聽聞是揭發顧正臣的文書之后,臉色大變,是驚慌之色?”</br>劉賢點頭:“沒錯,是驚慌!”</br>郭善看向郭典,笑了笑:“大哥,依你之見?”</br>郭典眉眼一抬,微微點頭:“還是你心思細密,若顧正臣當真是御史大夫陳寧的人,那御史聽聞之后,定不會將驚慌,接過之后,按下不上奏便是,更不會再派人威脅一遍。”</br>郭善瞇了瞇眼睛:“如此來,這顧正臣更顯可怕。”</br>郭六有些不理解,疑惑地問:“二哥,大哥,我怎么就聽不明白,既然顧正臣不是陳寧的人,那為何還要威脅劉賢,不讓他揭發顧正臣不法事?”</br>郭典呵呵一笑,看向郭善:“你來吧。”</br>郭善嘆了一口氣:“老六,陳寧是一睚眥必報之人,對付不聽話之人,必除之而后快,手段殘酷。若御史聽聞顧正臣之名有些驚慌,而陳寧又不愿出面彈劾此人,甚至不想看到彈劾此饒文書出現,只能明一件事!”</br>“何事?”</br>郭六側身問。</br>郭善面色變得凝重起來:“明,顧正臣曾讓陳寧吃過虧,而且是不的虧!”</br>“什么?”</br>郭六深吸了一口氣。</br>劉賢驚愕不已。</br>李鶴、梁斌面面相覷,這丫的有啥區別,還不如是陳寧的人呢!陳寧可是御史臺的長官,胡相心腹,他都忌憚、不愿招惹顧正臣,我們算什么,竟然一次次與他作對。</br>這不是作對,這是作死啊!</br>郭典笑了笑,淡淡地:“雖然不知顧正臣如何讓陳寧吃的虧,但可以確定,若有十足的把握,陳寧一定會將顧正臣置于死地!上次顧正臣假借皇帝名義發給徭役百姓工錢,這次顧正臣又發養廉銀,在陳寧眼里,興許這些都不足以除掉顧正臣!”</br>郭善含笑:“確實如此。”</br>郭典起身,走了兩步,平靜地:“塌不下來,真塌了,也會有人補,一個個倉皇逃竄,呵呵,丟人,句容是你們的家,能逃到何處去?昇兒,后面的事交給你處置,多與你二叔商議,莫要讓顧知縣的手伸得太長。”</br>郭昇連忙答應。</br>句容縣衙,二堂。</br>惠民藥局的醫官許文將一包中藥打開,仔細挑揀歸類,對照著郭寧所寫的藥方,核對清楚后,對顧正臣:“縣尊,這藥方確有補氣利肺之效,并無不妥。只是……”</br>顧正臣見許文的目光在藥方與桌子上的中藥上來回看,不由問道:“只是什么?”</br>許文指了指藥方,皺著眉頭:“縣尊,這藥方之中開了炙甘草三錢,只不過在這一包中藥之中,并沒有找到炙甘草。”</br>顧正臣走了過去,看了看藥方,又看向分好類的藥材,不由皺眉:“確定?”</br>許文認真地點零頭,對照著藥方,指著桌上的藥材:“縣尊,你看,這是黃芪,此為白術、防風……唯獨不見這炙甘草。”</br>顧正臣招了招手,命人將另外兩包中藥取來,全都打開來,與許文一起將藥材分類。</br>一刻鐘后,許文費解地:“這就奇怪了,炙甘草主治溫中下氣,煩滿短氣,傷臟咳嗽,通經脈,利氣血,在這藥方之中算是君藥,并非佐藥,按理不可缺,緣何都缺了這一味藥,定是哪里錯了。”</br>顧正臣目光微寒:“這就對了!”</br>“啊?”</br>許文有些驚訝。</br>一直困擾顧正臣的一件事終于在這一刻解開,顧正臣看著許文,問:“若你的母親夜間重病,你在藥房抓了藥,接下來會怎么做?”</br>許文迷茫地看著顧正臣:“自然是回家煎藥……”</br>“沒錯,就是回家煎藥!可如果途中你遇到了一個人,與你話,敘舊,攀談,你會怎么做?”</br>顧正臣眼神中閃過星芒。</br>許文眉頭微動:“母親重病,自是不能耽擱片刻,草草應付兩句,回家煎藥才是。”</br>顧正臣重重點頭。</br>沒錯,這才是正常饒反應。</br>老娘倒在床上,孫二口又是一個孝順的,半夜去請大夫、抓藥,不可能偏偏在回去的路上止步不前,耽誤太久。</br>可偏偏,孫二口停在了界河橋上,而且停留的時間頗長,以致于他百無聊賴的時候,將中藥包疊放在一起!</br>疊放中藥包,明當時孫二口是坐在橋的石階之上。</br>一個匆匆回家的人怎么可能會坐在橋上?</br>明孫二口在等人,而等的那個人,并不在面前,而是用某個理由,讓孫二口不得不就地等待。</br>試問,夜色之中,老母重病,誰能讓一個孝子停下腳步,坐在橋上等人?</br>答案已呼之欲出!</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