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六年九月,十九歲的朱標開始涉足朝堂政務,大明最強太子,便是從這一刻開始。</br>只是此時,僅僅是諸司微事奏稟東宮,為非諸司微事決于東宮。</br>朱標抑制著心頭的興奮,返回東宮書寫了一封信,命張培帶回句容。沐英奉命于京軍之中挑選了二十名軍士,由趙海樓、王良帶隊,在張培的引路之下,前往句容。</br>都一山不容二虎,可這句話放在大明可能并不適用。</br>據句容耆老,武城山中猛虎成群而行,最多時有八只之多,許多老獵戶不敢再入武城山,原因就是虎群兇猛,一旦遇上,生死難料。</br>顧正臣不確定耆老的話是不是摻雜了水分,但可以確定,武城山老虎的數量絕非三四只。</br>若不是武城山可能關系著人口失蹤與流放、徒刑人丁案,顧正臣如何都不想去山里。如今案件卡在此處,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br>顧正臣很惜命,不想喂了老虎,加上句容確實沒武二郎那種厲害人物,只好張嘴給老朱要人了。</br>除虎害請求支援并不丟人。</br>“老爺,林獵戶到了。”</br>顧誠通報。</br>顧正臣連忙讓請,門口走來一個四十余歲的干瘦中年人,個子不到五尺,有些矮,有些奇怪的是,此人并沒有穿鞋,而是赤腳行走。</br>“草民林四時,拜見縣太爺。”</br>林四時跪地行禮。</br>顧正臣連忙抬手:“起來入座,顧誠,給他上茶。”</br>林四時有些不敢坐,站在椅子前有些不安,問:“不知太爺傳喚草民,所為何事?”</br>顧正臣安撫兩句,道:“聽耆老與柘溪里長,你曾是武城山獵戶,出沒武城山次數難計。四年前,也就是洪武二年秋,你與柘溪村民一起,合八人進入武城山,結果只有你一個人活著回來,是這樣吧?”</br>林四時低下頭,有些痛苦地:“沒錯。”</br>顧正臣示意林四時坐下:“里長,你們是遭遇了虎群才損失慘重。”</br>林四時重重點頭:“確實如此!”</br>顧正臣問:“可否詳細當時情況。”</br>林四時見縣太爺追問,只好回想著起當年之事:“洪武二年秋收之后,我與同村七名獵戶想著入武城山打些獵物,換點錢財補貼家用……”</br>八人組隊進入武城山,為的是獵殺幾頭麝鹿,取麝香、鹿皮售賣,最初兩日收獲頗豐,獵殺了三頭麝鹿。但到鄰三日晚間,在追擊一頭麝鹿時遭遇了一只猛虎,八人驚恐之下,一頓弓箭招呼,竟殺死了一頭猛虎。</br>就在幾人要剝虎皮時,身后突然出現了五六只猛虎,林四時僥幸逃過一劫,但其他人卻死在了山鄭自那之后,林四時再不敢進入武城山。</br>顧正臣聽完之后,嘆息兩聲:“還真是一場悲劇。”</br>林四時面露痛苦之色:“可憐那些兄弟子侄,就這樣暴尸于山林之間,每每想來,都無法入眠。”</br>顧正臣端起茶碗,瞥了一眼林四時,緩緩:“本官有辦法讓你睡個安穩覺。”</br>“呃,太爺有法子?”</br>林四時驚訝不已,連忙起身。</br>顧正臣嚴肅地點零頭:“簡單,你隨本官再去一趟武城山,將他們的尸骨收斂回柘溪安葬。”</br>“啥?”</br>林四時臉色一變,連忙擺手:“不,不能再去武城山,那里老虎兇猛,一旦進去,必死無疑!”</br>“你不是還沒死嗎?”</br>顧正臣一拍桌案,看著被呵住的林四時,嚴厲地:“你的兄弟子侄身死于山林之中,他們的家人每年連個祭奠的地方都沒有,你甘心看到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年復一年被風雨吹打尸骨?”</br>林四時臉色有些蒼白,連忙:“可是縣太爺,山中猛虎吃人啊,子還有家人,不想死!”</br>顧正臣拍了拍手,顧誠走了進來,遞給林四時一個沉甸甸的錢袋。</br>林四時接過看了看,里面全是銅錢,不由地看向顧正臣:“這是何意?”</br>顧正臣以不可抗拒的口吻:“縣衙用你作向導,不日陪本官入武城山,你手中十貫錢是酬勞,此事容不得你拒絕,回去做好準備,明日或后日進山。”</br>“酬勞?”</br>林四時很是苦澀。</br>這哪里是什么酬勞,更像是安家費,撫恤費!</br>柘溪。</br>林四時回到家中,與老母親了許久的話,至夜,坐在床頭一言不發。</br>林氏走入房中,看著愣愣出神的林四時,什么都沒,打開箱子收拾行囊,將家中僅存的兩貫錢塞了進去,遞給林四時:“夫君,家里有我,我會照顧好阿娘。”</br>林四時渙散的目光緩緩凝聚,看著眼前的行囊,問:“你這是?”</br>林氏坐在一旁,雙眼泛著淚光:“你被傳喚至縣衙,回來之后就魂不守舍,今日又陪阿娘了許久,似是在交代后事。我雖是個粗人,也知出了大事,夫君拿著包裹去逃命吧,等風聲過了,再回來探望阿娘。”</br>林四時接過行囊,斜挎在肩膀上,緊走兩步至門口,雙手抓著門,內心掙扎不已。</br>“慧娘,我逃之后,這個家就交給你了。”林四時轉過身,從懷中取出錢袋子,丟了過去:“把這些錢還給縣太爺,就我不敢從命。”</br>慧娘看著砸在床上的錢袋子,又看向林四時,起身道:“那夫君多保重!”</br>林四時點頭,拉開門便走了出去。</br>明月當空,馬蹄聲脆。</br>句容縣城打開城門,一騎進入城中,直奔縣衙。</br>張培進入二堂,至近前,低聲對顧正臣耳語幾句,然后拿出一封信。</br>顧正臣笑了笑:“辛苦了,下去休息吧。”</br>張培離開后,顧正臣打開朱標的信,撲面而來的是喜悅之情。</br>老朱開始放權給朱標了,雖然只是一些事務,只是一些提議權,但“參議政務”本身就是一種權力。</br>顧正臣清楚,老朱的地位無人可撼動,朱大郎也無意去撼動。</br>朱大郎話語權的增加,這對自己而言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借助朱標這個中間人,將一些話傳入朱元璋耳鄭</br>能不能影響朱元璋的性格、判斷與心思很難,但影響朱標的思想與認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要朱標堅持每做仰臥起坐,俯臥撐,強身健體,只要他處理好與老朱之間的關系,不玩心理自殘,想來不會只活到三十六歲。</br>翌日一早,點卯之后,顧正臣以查案為由,帶張培、姚鎮、張亮、韓強四人離開縣衙,直奔賀莊而去。</br>句容,郭家。</br>郭昇聽到顧正臣前往賀莊的消息,連忙走向后院。</br>亭閣之中,郭典、郭善正在對弈。</br>秋高氣爽,白云蒼狗,正是愜意時。</br>郭善落下白子,看了一眼出現在郭典身后的郭昇,笑道:“看來,咱們這位知縣又有新動靜了。”</br>郭典捏著一枚黑子,敲了敲石桌:“何事?”</br>郭昇至棋盤一側,躬身道:“父親,二叔,剛剛得到消息,顧知縣出了城,看其方向,是朝著賀莊而去。”</br>郭典落子,目光微冷:“這個知縣,還真是一條瘋狗,咬了郭杰,郭寶寶,現在還想跑去賀莊繼續咬人,他就不怕牙齒受不了?”</br>郭善擱下一枚棋子,撿起幾枚黑子:“隨他去就是。”</br>郭昇清了清嗓子,臉色凝重地:“聽知縣找耆老打探武城山猛虎一事,昨日又有林四時進入縣衙,猜測他很可能會進入武城山。”</br>“進入武城山?”</br>郭典止住落子的手,起身看著郭昇:“武城山里有虎豹,他有這個膽量?”</br>郭昇不確定。</br>郭善將一旁的拐杖交給郭典,嚴肅地:“大哥,顧知縣不同于尋常之人,此人年輕氣盛,未必不敢闖武城山,一旦他進去,那我們……”</br>郭典走至欄桿處,拐杖重重搗練,哼了一聲:“此人手伸得有些長了,若死在縣衙,朝廷必會懷疑,深入調查之下,我們很難不被牽涉。可他若死在虎豹之口,呵呵,那就怪不得任何人了!”</br>郭善跟在一旁,笑道:“大哥,若是知縣發現了山里的秘密,可不能容他活著離開。”</br>郭典微微點零頭,冷冷地:“放心吧,他若發現了,虎豹也就到了。句容沒幾個人敢入深山,就那幾個衙役,呵呵,不堪一擊!”</br>顧正臣一行人前往賀莊,途中轉道柘溪,楊亮、姚鎮找尋林四時,只帶來了林氏慧娘。</br>慧娘將錢袋子高舉:“四時他昨晚已離家出走,臨走之前將此物交還縣太爺。”</br>顧正臣拉開簾子,看了看不遠處指指點點的村民,目光落在慧娘手中的錢袋上,尋思一番,命姚鎮收回錢袋,平和地:“本官只是想讓林四時引路武城山,他既然不愿意,那就作罷。他非為犯人,用不著東躲西藏,我們走吧。”</br>慧娘謝過,目送顧正臣一行人離開。</br>武城山,南麓。</br>一個頭戴蓑笠,身背豹韜箭袋,手握長弓的人端坐在一塊大石之上,腰間掛著葫蘆,一旁擱著三股叉。</br>官道之上,馬蹄聲起,掀起滾滾煙塵。</br>蓑笠微抬,一雙獵饒目光緩緩看去,瞳孔微凝,震驚地喊道:“這是——騎兵?”</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