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旺身先士卒,挑殺著納哈出的騎兵。前面的騎兵被阻滯,落在后面的騎兵已成擁堵之態,戰馬一時半會掉個頭都不容易,更不要說轉過身與明軍廝殺。這倒便宜了明軍,葉旺帶的是長槍兵。明代初期的長槍可不是高出人一頭那么長,而是一丈三尺,距離好幾個身位就能刺殺戰馬與騎兵,馬刀在長槍面前顯得短小無力。當然,這是在騎兵失去速度的情況下,若騎兵對沖軍陣,長槍兵能擋住多久就是另一個問題了。葉旺一開始造反的時候,便是謝再興手底下長槍軍的人,后來跟了朱元璋,依舊慣用長槍,甚至還在定遼衛中組建了長槍軍。在這一刻,長槍軍發揮出了極強的戰力。冷厲的軍士如同冰冷的刀鋒,只重復著刺、收、進的動作。明軍組成一排,眼前的騎兵就如同麥田,不斷被收割,倒下,死去。就在葉旺看到身旁軍士被騎兵射殺時,遠處傳來了一陣火銃聲,密集的聲音疊加在一起,蓋過了人馬喧囂,橫掃而來。葉旺眼神中透著渴望。嶺北之敗后,明軍徹底失去了北征的力量,被迫轉攻為守。對于習慣了追著元廷軍士跑的明軍將領與軍士而言,這種轉變十分憋屈。朝廷這幾年來一直在擴大養馬,甚至將養馬分配給了江南、江北的百姓!只是,想要從這些散養的馬里面挑選出戰馬并組成騎兵軍團,沒個十年幾是不可能。面對元軍的騎兵,大明沒有足夠的戰馬,沒有精銳的騎兵,根本無法轉守為攻,這也就意味著,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明軍的處境很是被動。納哈出想南下就南下,想殺就殺,想搶就搶,想燒就燒!而被動的明軍只能龜縮在城內,說好聽點是堅壁清野,說難聽點,那不就是任由對方在自家的田地里踩來踩去敵人到了城下,自己連城門都不敢出,這他娘的誰不憋屈,誰不難受大家都窩火,可誰也沒辦法。兩條腿的,干不過人家六條腿。而送來轉守為攻希望的,是徐達,確切地說,是遠火局,是顧正臣!憑火器來克制騎兵,以步克騎!讓步卒可以站在原野之上,用火器來削弱甚至是消除騎兵沖陣的威脅!騎兵沒有了沖勢,沒了速度,沒了一往無前的悍勇,哪怕是步卒,大明也能戰他一戰!火器,一定要成!秦松放下火銃,暼了一眼人仰馬翻的元軍,迅速帶人轉移至一側,羅遠山又帶了三百軍士占據了出口處,軍士端著火銃,看著從尸體上奔涌而來的騎兵,眼睛里充滿了仇恨。隨著羅遠山一聲號令,引線被點燃,呲呲的引線鉆入藥室,隨著顆粒火藥爆燃,強大的氣壓在某個瞬間找到了宣泄口,鉛彈飛出火銃的長管!圓潤的子彈密集飛出。騎兵叫喊著沖鋒,瞳孔里看到了如雨點打來的東西。鉛彈打入臉頰,鑿開皮膚鉆了進去!鉛彈打入眼眶,眼珠成血,落下的眼皮如何都兜攔不住血液。鉛彈打入胸膛,皮甲根本無法阻擋,只感覺胸口一熱,渾身開始變冷。戰馬都是輕騎,并沒有什么防護,馬頭雖然硬,可也扛不住火銃的鉛彈。百步之內的騎兵,無論是戰馬,還是人,但凡中彈,必有損傷。納哈出萬萬沒有想到,明軍的火器竟有了這等殺傷力,眼看著沒有其他路可選,只能強行命令軍士向前沖!用犧牲換距離,用死亡開路。新式火銃的殺傷確實可觀,一百五十步的距離,納哈出付出了三千人的代價依舊沒有沖入五十步以內!后面尸體太多,阻礙了后面騎兵,納哈出命令騎兵下馬開路。一些騎兵下了馬揮舞著馬刀沖著明軍跑去,一些騎兵在后面清理死人,以開出道路,不久之后,這些人也成為了被清理的人,抬起來丟到河中。納哈出的軍隊也殺瘋了,誰都清楚,陷在這里的時間越久,全軍覆沒的風險越大。唯能拼命,才能活命。納哈出派出了部將高八思帖睦爾,咬牙喊道:“不惜代價,一定要打開道路!”高八思帖睦爾是個狠厲的武將,眼看著一眾軍士慘死,更是怒火中燒,帶了一批騎兵,喊道:“第一隊下馬,舉著尸體當護盾前進!第二隊清理道路!第三隊,隨我沖鋒!”火銃殺傷的威力被削弱了!這群人竟然拿著尸體當盾牌,這讓秦松、羅遠山等人始料不及,眼看著對方踏入了五十步以內,秦松看向羅遠山:“撤吧。”羅遠山雖然有些不甘心,可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堵在這里已沒多少意義,只好命令軍士撤至一側的森林之中,各自列隊,自由射擊。納哈出的軍士沖出了冰墻的圍困,殺到了道路之上,那些下了馬的元兵還沒來得及轉身就被馬撞倒,隨后被踩死。火銃依舊在擊殺,可納哈出的騎兵實在是太快,根本來不及射擊三次,先頭騎兵已經看不到人影了。秦松、羅遠山也不去追,只是命軍士繼續射殺從冰墻之內跑出來的騎兵。納哈出沿河逃竄了出去,還沒跑出三里,就聽到殺聲一片。馬云從蓋州城內帶兵殺了出來!納哈出無心戀戰,帶騎兵倉促逃走。馬云帶人不斷追趕,兩條腿的軍士硬是追著二十余里,殺到畢栗河邊時,一些騎兵來不及上橋,被馬云帶人追上全趕下了河中,俘虜一千余人,還有八百多凍死、淹死在了河里。只可惜,納哈出、高八思帖睦爾等人還是逃了出去。馬云帶軍士搶了一批戰馬追趕,可追了一個多時辰也沒追上納哈出等人,不得不返回柞河,協助葉旺清理戰場。蓋州柞河冰墻一戰,殺元軍七千二百余,俘虜元軍合計八千四百余,凍死、淹死元軍兩千六百余!這是大明開國以來在遼東戰場上,第一次取得如此輝煌的大捷!而在這一戰中,新式火銃擊殺數量達到了四千余,完成了遠火局新式火銃的第一次戰場首秀!..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