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騎無聲,沒有人非議什么。
就連戰馬,也只是動了動腦袋,沒有嘶鳴。
雖說燕王被削了,貶為庶民,現在稱他為燕王嚴格來說并不合乎規矩,但在北平,誰也不可能直呼朱棣名姓,就連馮勝也不敢。
所有人都清楚,朱棣是為了保護顧正臣毆打了官員才被送來北平歷練。
現在顧正臣是河北巡撫使,手握重權,他都喊燕王,誰敢不認?
朱棣從容上前,先是目光掃視一番,接著以洪亮的聲音喊道:“我——朱棣,四皇子!五歲習武,八歲騎馬,十六精通騎射,后拜鎮國公為師,跟隨先生走過南洋,闖過澳洲,去過美洲!”
“航海八萬里,我朱棣一步不少地走了下來!后留在金陵,受命協助鎮國公訓練京軍,排兵布陣,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北伐,消滅胡虜,靖平疆域!”
“如今胡虜即將進入口袋陣,先生也已布下天羅地網,而你們,也將成為我朱棣手中的火器,手中的刀,手中的弓。我要你們完全聽從我的指揮!”
“不動如山,動如雷霆!”
“我要你們該瘋狂時,狂戰到底,讓元軍見識見識,我大明騎兵,大明男兒的威武雄壯!”
“我是你們的主將,愿與我同生共死,奮戰殺敵者,驅馬上前!”
噠噠!
馬蹄移,踩踏出一縷縷白色沙塵,如同地面戰栗生出了汗毛。
顧正臣對朱棣沒什么不放心的,他缺少的只是機會,也僅僅是機會罷了,他從來不缺能力。
至于這些騎兵,也都服他。
畢竟朱棣在北平的訓練并不短,他所表現出來的實力,可比尋常軍士強上不少,要不然張玉、唐云、丘福等人為何會跟著朱棣,只是看重他藩王的身份?
不,讓這些有本事的人低頭,至少要有能讓他們低頭的本事。
就比如顧正臣,為何朱棡、朱棣、徐允恭、李景隆等人愿意跟著自己,愿意聽從自己的安排做事。
不是什么身份,而是因為自己有本事去做事,有本事讓這件事做成。
朱棣也正在成為這樣的人,他今日的講話,并不是簡單地表達自己的過去,而是在告訴所有人,要對他朱棣有信心,要絕對信任他,他也能帶眾人達到某個目的!
朱棣現在身邊凝聚了不少厲害人物了,張玉、唐云、丘福,還有謝禮、譚淵等。現在又有了沐春、徐允恭、馬三寶,差不多了,他們足夠應對一切突發狀況。
顧正臣轉身:“安排人進駐三河以北吧,路過鄭村壩的時候,記得帶走你們的三眼火銃、肩扛式虎蹲炮,還有——復合弓。”
朱棣眼神一亮:“先生,復合弓弄出來多少?”
所謂的復合弓,就是配了滑輪系統的弓。
這玩意前些年少量也制造過,只不過準頭總是有些問題,后來經過改良再生產,問題基本克服。
即便是問題沒解決,顧正臣也會推行制造下去。
原因很簡單,復合弓的射程是真的遠,可以到二百五十步開外,這個距離可比火銃殺傷距離還遠,比大明尋常的一百二十步弓更強。
準頭不重要,復合弓用的又不是狙殺,只要數量足夠多,射出去落下來能死人,這就行了。在面對大規模騎兵時,沒必要追求準頭,誤差個幾十步沒人會說什么……
顧正臣笑道:“不知道,據說很多,你可以去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