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博文的話,即便是聽不出他話里的意思,單是聽這最淺顯的話,也知道這位縣委書記生氣了。
作為左陽縣的一把手,對于左陽縣的其他公職人員來說,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和管轄權。
即便是紀委的同志,他也有指導、協調的權力。
況且,他的這句話,并沒有什么錯。
程竹當眾將事情說開,就是沒有政治頭腦和政治覺悟的表現。
這在體制內,屬于絕對的大忌。
如果不是程竹有劉青山和曾鴻升這兩位大佬作為靠山,換做其他人,僅憑剛剛的一句話,岳博文就算不讓他滾蛋,也能讓他在基層干一輩子。
下級服從上級,領導干部的權威不容挑釁,這可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所有領導干部,都必須遵守和維護的鐵律。
這種現象,在年輕人的眼中,是守舊,是頑固,是不懂潮流的表現。
可若是當這批年輕人老了,掌控了權力,擁有了對別人命運干預的能力。
那他們會自覺的守護起這份規矩。
因為,規矩的背后,代表的是利益。
年輕人奇思妙想,是為了從老一輩手中搶走權力。
老一輩建立規矩,也是為了守護自己的權力。
權力是否在自己身上,便代表了自己立場,是否在規矩這一邊。
真正無視權力,而堅守本心的,才是真正的異類。
可正是這些異類,才能推動這個世界的發展,規矩的革新。
比如,那些創造這個國家的先輩。
再比如,如今的程竹。
若是程竹與在市政辦,或者市紀委的時一樣,看清自己的身份,會說話,懂規矩。
掌握了權力以后,屁股挪到了權力這邊,一切以權力擁有者的利益出發。
那他一定不會當著所有人的面說張大娘的事情,甚至,還有可能將這件事掩蓋下來,用以博取縣委書記,以及一眾縣委常委的好感。
這倒不是說所有的縣委常委都是“壞人”。
而是這樣做,有“政治覺悟”,“成熟”,且“聰明”。
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一個不合群,不守規矩的人,誰也不會喜歡。
即便那個人是……徐妙玲。
此時此刻,徐妙玲在聽到岳博文的話后,并沒有出言幫忙,而是靜靜的等待。
因為在她的心中,也覺得程竹需要一些“教訓”,或者說“指導”。
紀委的確對公職人員有監督和監管的權力。
可也不是任意妄為,不守規矩的一群人。
如果真成了那樣,和古時的錦衣衛,有什么區別?
徐妙玲不幫忙,左陽縣的其他縣委常委,自然也不會幫忙。
甚至,他們來這,就是為了幫岳博文對程竹施壓的。
程竹的名聲,以及超強的破案能力,在特殊時期,對于某些人來說是好事情。
可對于他們來說,未必啊!
岳博文見程竹不說話,臉上的寒霜稍稍褪去,畢竟,辦公室里還有一個市紀委的常務副書記。
而且,左陽縣也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可正當他打了一記大棒,準備給個甜棗的時候,程竹開口了。
“博文書記,您口中的政治覺悟,就是放縱您的侄子在牛山鎮污染當地土地,肆意扣押當地鎮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