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雖不才,愿以勤補拙,以智破難,誓使荊州之地,在一年之內,農桑興旺,倉廩漸豐;二年之內,工賈繁榮,市井熱鬧;三年之內,文教大興,人才濟濟;五年之內,百業井井有條,地方富庶安寧……”
曹嘉是貴妃姬嬋之子,自年少時起,便展現出過人的才智和勇武,聰明伶俐,思維敏捷,博學多聞,諸子百家、經史子集,皆能融會貫通,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心中一直懷揣著一展才華的宏偉抱負。
曹鯤覽奏,遂任命其為襄陽太守。
得到曹鯤的任命后,曹嘉歡喜不已,立刻前往姬嬋的寢宮辭行。
姬嬋看著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眼中滿是不舍,輕輕撫摸著曹嘉的頭發,語重心長地再三叮囑:“嘉兒,你父皇給了你機會,你就要珍惜。如今荊州剛剛經歷戰亂,百廢待興,民心離散,做事切記穩重周密,不得急功近利,寧可少做,不可犯錯,這治理地方,猶如烹小鮮,火候不到則不熟,火候過了則易焦,你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啊。”
曹嘉恭敬地跪在姬嬋面前,認真道:“兒臣記住了,母妃你就放心吧,兒臣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定會謹遵母妃教誨,把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百業興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絕不辜負父皇與母妃的期望。”
數日后,曹嘉帶著滿腔的熱情與抱負,抵達荊州。
一到襄陽,他便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治理工作中,大刀闊斧地展開了一系列舉措。
第一件事就是下令開倉放糧,將府庫中的糧食分發給那些饑餓的百姓,襄陽城內,百姓們排著長隊領取糧食,他們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接著,曹嘉又推行以工代賑的政策,組織百姓修建道路、橋梁、水利設施等,既為百姓提供了工作機會,讓他們能夠通過勞動獲得收入,又改善了荊州的基礎設施,為今后的民生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時間,襄陽各地熱火朝天,百姓們紛紛響應曹嘉的號召,田野里,人們忙著開墾荒地,播種五谷,工坊中,工匠們打造各種器具,街道上,商人們開始重新擺攤設點,市井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問題便出現了。
由于曹嘉舉措眾多,開銷巨大,府庫很快便被掏空,錢糧短缺成為了擺在眼前的難題。
曹嘉心急如焚,如果不能及時解決資金問題,各項措施將無法繼續進行,自己也會失信于百姓。
于是,曹嘉四處奔走,籌措錢糧。
他的這一舉動,讓不少商人嗅到了機會。
這些商人紛紛主動找到曹嘉,慷慨解囊,捐錢捐糧。
曹嘉乃當朝皇子,如今又手握荊州治理大權,若能與他攀上關系,得到他的庇護,日后在這荊州之地做生意,必將順風順水,財源廣進。
同時,他們也希望通過捐錢捐糧,擴展自己的商路,在荊州這片廣闊的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在商人的支持下,曹嘉的資金問題得到了暫時緩解,荊州的各項建設也得以繼續推進。
隨著時間的推移,荊州的面貌逐漸煥然一新,街道變得整潔寬敞,兩旁店鋪林立,商品琳瑯滿目。田野里莊稼茁壯成長,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水利設施不斷完善,灌溉用水充足,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學堂、書院也紛紛重建,朗朗讀書聲回蕩在荊州大地,文教之風漸興。
百官聽聞荊州在曹嘉治理下煥然一新,無不交口稱贊其卓越的治民之才,于朝堂之上,眾人紛紛對曹嘉贊譽有加。
曹鯤得知此事后,亦是龍顏大悅,對曹嘉在荊州的出色表現深感滿意。
然而,曹嘉的政績讓其他皇子心生不悅。
秦王曹贏、齊王曹勝、楚王曹章皆是坐臥不安,唯恐太子之位落于曹嘉之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