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因素之下,推翻楊廣,另立新君也不是不可能。
“陛下到了何處了?”
武信將書信給燒掉,詢問起親信來。
“陛下已經到了涿郡。”
“什么,這么久了,陛下為什么才走到涿郡?”
按照武信的設想,楊廣這時候應該已經抵達東都坐鎮了。
該不會他不在的時候,楊廣一路往回走,又開始犯病觀魚賞花了吧?
“往回走的時候天降大雨,道路變得泥濘,漁陽之地,當地士族出錯,陛下大怒,連殺千人,這才使得行程緩慢。”
“原來如此。”
武信方才還想罵宇文化及來著,好在沒有罵。
他寫了一封書信,讓親信迅速返回,盡快交到楊廣的手中。
東征大捷,對于楊廣來說,是志得意滿,意氣風發。
大隋天威,周邊之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就怕楊廣又飄了,不把反隋的起義軍放在眼里,致使起義軍愈發的強大。
這可不是他危言聳聽,一開始楊廣的確沒有把起義軍放在眼里,直到最后起義軍的勢態根本壓不住。
等反應過來的時候,整個大隋已經四分五裂。
不得已,跑到南邊避難,還把小命給丟了。
親信拿了書信,馬不停蹄離開此地。
“命令大軍加快進軍速度,迅速拿下倭國!”
武信來到陣前,告知在座的所有將領。
本來他想慢慢和倭國玩的,事態緊迫,必須加快進程了。
所有隋軍全部參戰,即便是傷亡的人數加大,也顧不了那么多了。
武信的全面進軍命令一發,等于是掀了桌子不玩了。
宇文成都,裴元慶,鰲魚等猛將,各自領著兵馬,對本州島的倭國軍展開了屠殺。
論正面硬剛能力,倭國拿不出幾員猛將來。
士卒之間的素養,更是不能比。
尤其是裝備,別看這些大隋士卒乃是水軍出身。
可他們的皆身著甲胄,倭國人能否全穿皮甲都另說。
在這種碾壓,不計較傷亡得失的情況下,倭國所謂的陣線,瞬間便被沖破。
三日內,隋軍從九州島平推,一路推到了本州島的主城。
武信帶來的八千人多人,竟越打越多,最后變成了兩萬余人。
這多出來的一萬人,便是倭國的歸降軍。
其中正規軍,盜匪皆有,極為的混亂。
亂歸亂,打起自己人那是一點不含糊,是不小的助力。
“讓推古老妖婆出來見本侯!”
本州島主城外,武信率領大軍將其圍住。
倭國的君主,還不配讓他喊一聲天皇。
“隋將,你們依仗國力,欺人太甚!”
推古天皇并未出現,圣德太子站在城墻上,怒視著武信。
“依仗國力,你睜大狗眼看看,包圍這里的是不是你們自己人!”武信最聽不得這話,除了攻打九州島以外。
四國島,本州島,出力最多的不是大隋將士,而是那些倭國人。
狗咬狗,他依仗誰的國力了。
“可悲。”
圣德太子望向他處,入眼所及的盡是倭國人,人數碾壓大隋的人。
有一些帶隊的倭國將領,他還曾經不止見過一次。
可現在這些人,卻把屠刀對準了自己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