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麻叔謀的名聲傳開,所到之處,有孩子的人哪敢不跑,生怕孩子落入魔掌。
有人為了嚇唬哭喊的孩子,一句麻叔謀來了便能止啼。
等到了相州的時候,麻叔謀吃孩子的癮又犯了。
親信從他其他地方偷了兩個孩子,麻叔謀起初得知這兩個孩子與高談圣有關,也有所顧及。
可癮上來后,哪里管是誰的。
當高談圣得知自己的兩個孫子被麻叔謀偷走吃掉,怒不可遏。
去討要說法,也被拒之不見。
提兵與之交戰,卻被殺敗。
憤怒的高談圣遂興兵反叛,在相州城插旗造反,自立為白御王。
聽聞事情來龍去脈,武信內心五味雜陳。
這麻叔謀,真是絕了。
孩子都能吃,喪盡天良啊。
宇文成龍也琢磨吃人,可這兩種性質不一樣。
一個是對外,麻叔謀那是變態。
“陛下,還望饒了臣父一命,臣愿意親自去平定叛亂,再將麻叔謀抓回東都伏法。”
宇文成都跪在地上,沉聲說道。
“不必了。”楊廣聲音冷漠無比,又說道:“靠山王已經提兵前往,他自會把麻叔謀帶回來。”
想起麻叔謀,楊廣便氣不打一處來。
大隋,為何能出了這種官員?
宇文成龍知道,楊廣誰的話都不聽,武信的話絕對會聽。
只要武信能幫著求情,他的父親一定不會受到牽連。
武信見宇文成龍轉過身子,給他跪下來了,只得開口:“陛下,那宇文化及該如何處置?”
“你說呢?”
楊廣氣消了不少,語氣也緩和下來。
“臣覺得麻叔謀雖是宇文化及所舉薦,其行為與宇文化及并無關系,還望陛下網開一面。”
“宇文化及!”楊廣大喝一聲,嚇得宇文化及一激靈,他忙應道:“臣在!”
“若無少誠求情,你已經死了!”
“是,臣知曉,定然不會忘記侯爺大恩。”
宇文化及如蒙大赦,對武信的感激之情自然不用說。
“滾!”
楊廣繡袍一揮,宇文化及連滾帶爬出了大殿。
“陛下,臣等也告退。”
宇文成都兄弟二人緩緩起身,后退著走出大殿。
“少誠,你說的對,朕沒有起兵征討東突厥,是最為正確的決定。”
楊廣從未想過,他的大隋竟然四面漏風到這種程度。
一個個起義大旗立起,讓他有些心慌。
“陛下,有臣與靠山王在,這些反賊定然不會長久。”
“朕知曉你與靠山王的能耐,只是,朕就這么不得人心嗎?”
武信并未回答楊廣的話,這話怎么說呢,似乎確實有些不得人心。
盡管楊廣做了補救,可之前的種種行為,早就給百姓留下了極差的印象。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
尤其是百姓受到煽動,更是激發了他們心中的怒火。
“陛下,民心之事急不得,先以平亂為重。”
武信繞過這個話題,不再談論。
孟海公,高談圣兩個朝廷官員反叛,追隨者,效仿者自然不會少。
正好,他的三尖兩刃刀也磨的差不多了。
他倒要看看,有多少顆頭顱送上來給他砍!</p>